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让20多万套棉被走上“正道”

时间:2024-06-14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近日,大渡口法院在某厂区开展强制执行活动,彻底摧毁涉及成渝地区等8省份的黑心棉产业链。

  

  

  2019年以来,犯罪分子陈某某等人明知刘某(均另案处理)等中间商在其加工厂购买“非生活用絮”产品冒充新疆优质棉被销售,仍然积极组织生产赚取非法利润,并将印制的“新疆阿克苏”胶带、“新疆→重庆”准运单提供给中间商,以便中间商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给8省份的消费者。该系列案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公安机关现场查获的工业用棉被及半成品500余吨,成品棉被20余万套。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分子生产棉被的行为并不违法,此类棉絮可以用于塑料大棚等工农业生产的保暖防寒,其合法用途比较广泛,但是不允许用于消费者贴身的保暖防寒用品”。大渡口法院执行局法官廖光洁在执行现场说。

  2023年11月,大渡口法院认定陈某某等6人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7年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0万元至600万元不等的罚金,继续追缴违法所得。

  案件生效之后,犯罪分子在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棉被及半成品需要及时处置。此次强制执行目的就是将被扣押的棉被及半成品变卖给相关企业,将这些棉被及半成品用在正确合法的途径上。

  “这些棉被及半成品的变卖款将抵充犯罪分子的罚金并上缴国库,我们向购买这批棉被及半成品的商家以案说法,告知他们要认清前车之鉴不要重蹈覆辙,让这20多万套棉被能够物尽其用,走上‘正道’。”大渡口法院执行局局长郑宇鸣表示。

  


原文链接:http://cqgy.cqfygzfw.gov.cn/article/detail/2024/06/id/79685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