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法制 > 正文

【勇“蒙”精进】切实解决执行难丨动真碰硬 兑现司法为民庄严承诺

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定期开展专项行动

  刚柔并济促进执行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

  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落实落地

  切实解决执行难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和林格尔县法院始终坚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主动将执行工作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努力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走深走实。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作为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切实解决执行难基层实践点”的基层法院,和林格尔县法院先行探索“切实解决执行难”有效措施,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向全县各相关部门征求关于执行联动机制方面的意见建议,各方就如何加强联动,有效提升工作效能建言献策。

  在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和林格尔县法院历时6小时依法对一起拒不交付的涉案房屋实施强制腾房,切实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原告A公司与被告B公司于2019年11月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书》,约定A公司将自有的某智能制造产业园A7号楼一层、二层厂房租赁给B公司使用。合同到期后,B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与A公司签署新的租赁合同,亦不腾退厂房返还A公司。A公司通过电话、函件、当面沟通等方式多次催促B公司续签合同并支付房屋租金,但B公司均未予以理会。A公司遂诉至和林格尔县法院。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多次与B公司进行沟通,向其发出书面执行通知,责令其立即清理物品并搬离涉案厂房。但B公司一直不为所动,以各种理由拒绝腾退,为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林格尔县法院决定依法对涉案厂房进行强制腾退。

  执行干警到达现场后,迅速按照执行方案设置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维持现场秩序,有效保障腾退工作顺利开展。执行干警携带执法记录仪对涉案厂房内物品进行清点登记,全程录音录像,并请公证处公证人员对本次活动全程公证。历时6个多小时,和林格尔县法院依法将该厂房腾空并交付给申请执行人A公司。

  刚柔并济促执行

  基层法院处于司法审判最前端、化解矛盾第一线,是贴近群众的前沿阵地,而执行工作又关系着万千民生。如何能尽快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一直是执行干警不懈的追求。在和林格尔县法院,有不少因借款、讨薪等涉民生领域执行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一般比较强烈,此时,就需要执行干警耐心疏导,甚至“出奇制胜”。

  在一起劳动报酬纠纷案中,被告熊某拖欠原告黄某劳动报酬7000元,索要未果后,黄某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通过各种途径,均未查到熊某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但熊某妻子表示愿意分期履行,并签订了承诺书。然而,熊某在偿还了部分劳动报酬后,便开始久拖不还,并多次拒接黄某电话。因暂时查询不到熊某其他的财产线索,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经过核查,执行干警发现熊某因猪场经营不善,确实存在偿还困难的情况,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其猪场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虽然能满足申请人的诉求,但被执行人的生活可能会陷入困境,并不能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因此,执行干警决定转换执行思路,经过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协商,执行干警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以猪抵债”。随后,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干警的主持下,针对猪的市场价格进行了现场协商,达成了和解协议,熊某同意将一定数量的猪交付给黄某,以抵偿剩余的劳动报酬,至此该案件圆满执结。

  开展专项行动履“执”尽责

  2024年,和林格尔县法院通过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加大对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的执行力度,切实提升执行效率和实际执行到位率。2024年以来,和林格尔县法院开展了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涉民生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两次专项行动执结案件186件,执行到位金额3390.89万元,切实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和林格尔县法院不断探索执源治理新举措,通过健全立、审、执衔接配合,进一步加强诉前、诉中财产保全力度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完善“和”后回访机制,通过回访方式督促、鼓励当事人自动履行协议。对于自动履行完毕案件,经当事人申请可帮助化解其在信用评价、金融借款等方面遇到的阻碍,让主动履行者“后顾无忧”。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5/id/796542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