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法制 > 正文

【勇“蒙”精进】司法护航五大任务 | 抓好“督促履行”小细节 实现“源头治理”大目标

时间:2024-04-27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狠抓诉源治理 止纠纷于未诉

  狠抓案源治理 断纠纷于未衍

  狠抓执源治理 履纠纷于未执

  ……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

  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源头治理见实效

  判后答疑督促履行,是实现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东胜区法院坚持能动履职,延伸审判职能,加强民事判后督促履行,提升判后履行率,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诉累,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层层递进解心结小案不小办

  “做好判后督促履行,关键就是用心用情用方法做好督促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耐心解答当事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同理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案件事了人和。虽然过程很艰难,但结果很圆满,累是累了点,看到督促履行的好结果,感觉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说起案件的督促履行过程,立案庭速裁团队的法官感触颇深。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张某某在原告李某某处赊购货物5915元,并向原告出具一张欠条。后原告李某某多次索要货款未果,遂诉至法院。该案标的额较小,承办法官本着既要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要避免给双方造成不良影响的目的,建议他们采取调解方式解决。但被告一直表示经济困难,需要延期履行。面对办案堵点,承办法官详细询问了被告近期的收入状况,并向原告求证被告所述行业回款规律及时间节点,研判履行案件款项的可能性,寻找案结事了的最优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告知被告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要承担的法律后果,释明心存侥幸,逃避、消极履行是不可取的,讲解了财产查控及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及可能会对生活造成的影响。经过承办法官多番努力、层层推进释法明理,最终双方协议分两批履行欠款。临近春节,在速裁团队的督促下,被告履行了第一笔欠款915元。春节后,承办法官再次给被告打电话,督促被告按协议约定时间偿还款项。2月28日,原告告诉承办法官,说已经收到了被告按照协议履行的全部款项。至此,这起案件经过速裁团队的督促履行,圆满结案。

  用心用情用方法,懂法懂规懂心理。速裁团队坚持小案不小办,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每个案件的督促履行全过程,将“能动司法”实践于每一个细节中,力争实现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

  耐心释法大标的案件现场履行

  有人说,判后释疑督促履行,大多只适用于小标的案件。东胜区法院督促履行的这起案件,其经验和典型性,充分说明做好“督促履行”的细节,不只对小标的案件有效,同样适用较大标的案件。

  2023年12月,法院依法判决民间借贷纠纷案中被告赵某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原告刘某借款2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一直未履行。

  结案不是终点,事了才是目的。为此,速裁团队在督促履行上下足了功夫。春节前,法官多次拨打被告电话,但均无人接听。考虑到春节期间的特殊性,承办法官将案件标记为节后继续督促。春节后,被告的电话仍然没有人接。速裁团队查阅卷宗找到被告家属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联系到被告的父亲,才得知被告一直在外地。

  法官将案件的简要情况告知被告父亲,被告父亲表示他正在医院输液,等身体好了会去法院了解详细情况。

  3月4日,被告父母来到法院的接待室。承办法官向二人了解了被告的职业和经济状况,同时释法明理,讲解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被告父母听后表示愿意替儿子履行还款义务,但他们也没办法一下拿出20多万,希望能给几天筹措款项的时间。3月8日,被告父母来电表示只凑到现金9万余元,希望其余款项以物抵债,但原告坚决反对,双方僵持不下。法官考虑到被告父母履行款项的诚意可嘉,耐心劝慰原告,再宽限几天时间。

  3月12日一早,被告父母来到法院,表示已经凑齐了款项,要在法官的见证下完成履行。随着原告收到被告父母履行的20多万元款项,这起较大标的额的民间借贷纠纷,经过速裁团队的多次反复沟通,最终圆满结案。

  答疑促履创新举措促进源头治理

  初心之外,更要用心。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法院工作的指向标。判后答疑督促履行是推动矛盾纠纷一次性解决、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重要举措。

  在判后督促履行过程中,东胜区法院坚持以能动司法践行公正和效率,创新举措,确定主体责任,贯彻“谁办理、谁督促”的原则,杜绝“一判了之”,不断强化判后答疑意识,不断完善督促履行机制,将法理、事理、情理有效融合,耐心释法明理,将“如我在诉”的办案态度体现到每一个细节中,既要打开当事人的“法结”,更要打开“心结”。今年1至4月,东胜区法院共实施判后答疑、督促履行的案件675件,履行到位金额3458130.32元,有效促进判后履行率的提升,从源头上减少衍案生案、信访案件、执行案件的发生,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4/id/79097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