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以崇高道德架起“法治”与“德治”的和谐天平

时间:2024-04-27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鲍卫忠24年坚守在边疆基层执法办案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他负责承办的800余件执行案件,无一起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被群众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其背后的办案“密码”值得思考。

  将扎实的业务能力与高尚的道德素养相结合,鲍卫忠努力让冰冷的法律在运用中充满道德的温情和人性。

  1997年入职沧源县人民法院的鲍卫忠并没有高学历,也非科班出身,但他深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是一名合格法官的基本素质,他必须补齐业务短板。为此,他一路赶考,读完函授专科,又参加哈尔滨师范大学法律函授学习,直到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他先后任书记员、书记员管理办公室主任、执行局副局长、执行局局长,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坚守法律信仰。笔记本里装着他对法官的理解——全世界都可以闭眼睛,但法官必须睁着眼睛。

  2016年3月,“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面打响。鲍卫忠作为执行局局长,对执行案件始终“争着拿”“抢着干”,在同事眼里,他是从不喊累的“拼命三郎”,是“能啃硬骨头”的执行先锋。1095个攻坚“执行难”的日日夜夜,他熬白了头发、熬红了眼睛,双手出现严重的皮肤病变,身体机能迅速下降,但他始终保持全力奋战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带领干警奔赴执行。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建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联合惩戒体系初步形成,司法网拍率100%,财产查控变现效率明显提高,650件“钉子案”

  “骨头案”全部化解。

  正义“鲍公”!这是群众对他的最高褒奖。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许。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温良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优秀的执法者一定是道德模范,法官的道德素质是支撑其作出适合人情与国法双重标准判决的重要尺度。鲍卫忠正是有着对各族群众所思所盼的体恤理解,对当地民情风俗的透彻把握与衡量,才能做出富有“温情”的法治执行。

  将法治的“刚性”与德治的“柔性”相结合,鲍卫忠努力捍卫法治权威,又用德行润泽人心。

  鲍卫忠是执行战线的一名“老兵”,他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他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给自己和亲友定下“不准为案件打招呼、不准接受送礼、不准打听案情”的“三不准”要求。但是在执行案件中,鲍卫忠又总是能换位思考,为人着想,既维护法律尊严,又感化当事人。

  法不容情,更不允许懈怠。沧源县人民法院就是这样执着追求所有案子的圆满执行,尤其是涉农案件,更要以法律之剑维护阿佤山群众的利益。2019年,双江县勐库镇居民张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杨某某、李某某侵占他家的宅基地。经过多次沟通,被告人态度非常恶劣,鲍卫忠对被执行人发出强制拆除相关围墙的公告。之后,鲍卫忠又多次调解,最后向被告阐明了对抗执法的严重后果,经过两小时的沟通,被告终于同意自行拆除侵占原告宅基地的部分建筑物。

  法不容情亦有情,鲍卫忠强烈的民族情感发乎内心。他深知在阿佤山执法不容易,稍不留意,便会导致误会、分歧,甚至是引发冲突。他在执法中,牢牢把握法律底线,维护法律权威,同时坚持柔性执法,让执法带有温度和人情味,既保证了执法,又完成了民族团结的工作,因此他的执法过程更多的是调解。“宁愿多做几次调解工作,也不要轻易采取强制措施。”这是鲍卫忠始终秉持的执行理念。鲍卫忠的执法充分运用了法律刚性约束人的行为,又通过思想道德调动来自人内心的力量,这样的执行结果既捍卫了法律的正义,又闪现着道德的光辉,让人信之服之。

  将公正司法与践行宗旨相结合,鲍卫忠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扎根边疆基层工作的24年里,鲍卫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踏遍佤山大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

  由于历史原因,沧源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执行案款数额多数不大,但鲍卫忠清楚,几百元几千元直接关系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计,不能有半点马虎。为此,执行款一到账他就催促财务尽快拨付。鲍卫忠的笔记本上写着:“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他时刻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面对态度强硬、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他不急不躁,耐心疏导;面对看病急需用钱的执行申请人,他自掏腰包悄悄帮被执行人垫款……在他看来,法院执行不是审判之后的照方抓药,而是对纠纷案件的终极处理,是对社会矛盾的最深层治理。执行被称作案件完结的“最后一公里”,一头是申请执行人,一头是被执行人,就像天平的两端,拿捏不准就容易失衡。对边疆地区而言,法官办理的不仅是案子,更是通过一个个案子公平正义的判决,维护边疆的和谐稳定、民族的团结进步。这位人民的好法官尽心竭力,把司法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将法治教育与道德引领相结合,鲍卫忠努力让法律成为百姓的内心自觉。

  工作以来,鲍卫忠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忘我的工作干劲,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纯粹的为民之心,坚决捍卫法官的原则底线和职业尊严。他积极参加院党组学习研讨,组织党支部认真开展大学习、大研讨。他说:“我们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阿佤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他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

  鲍卫忠把法治教育经常化、生活化。他把去村村寨寨里的一次次工作,打造成一堂堂生动的法治课。他带领党员干部走村串寨深入农户家中,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每年春节期间深入挂钩村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传递到党员群众心里。

  人民法官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营造法治环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功能各异,又异曲同工;各管一端,又协同互补。在良法善治之间,鲍卫忠这位温良的法律人,在大山深处、村村寨寨种下了规则、种下了德行、种下了善意春风,他护卫了佤山正义,收获了百姓心中万亩良田。鲍卫忠的法治实践,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现,提供了诸多方法论的启示。


原文链接:https://fy.yngy.gov.cn/article/detail/2023/12/id/77131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