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科普宣教 > 正文

战疫情·攀枝花在行动丨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 多维度助力复工复产

时间:   作者:   来源:  

当前,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市法院出台5项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执法司法保障。依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领导,对标先进优化营商环境与疫情防控,强力推进网上立案、网上缴、网上调解、在线证据交换、在线庭审等重点工作。切实为我全市更好推动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设、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市公安局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设16条措施。深入实施企业警务,建立两城警企共建制度,快速受理企业各类报警求助,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秩序,确定专人联系指导企业落实内部安全防范、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制教育等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案(事)件发生。 市司法局结合企业复工复产后法律服务需求做好十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畅通企业法律服务渠道;二是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团;三是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四是做好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是开展惠企公证专项行动;六是提供涉企司法鉴定服务;七是完善仲裁服务企业模式;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九是做好返岗农民工法治宣传工作;十是持续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截至2月26日,整理发布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标语30条,发放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资料1万余份、开展疫情防控合法性审查26件、指导重大行政处罚案件1件、调处矛盾纠纷17起、开展法律服务108人次。 市总工会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发挥劳动法律监督作用,提供无接触、无间断、全覆盖、全方位法律服务,及时打消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复工疑虑,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开通24小时12351热线电话和律师24小时值班电话,提供法律咨询12人(次);购买价值27.6万元防疫物资捐赠给防疫一线职工,下拨50余万元慰问关爱资金,用于基层工会购物资、强保障、抓救济等疫情防控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政策抗疫情保发展两不误。按照分类施策、一企一策的思路,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摸排省、市重点项目38个,准确掌握企业复工复产计划方案、防控措施、困难问题等,分类分批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做好排查登记、健康监测、教育引导、自我防护、隔离留观等工作。 市人社局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若干措施,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途径解决争议。充分利用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往返和聚集。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庭的案件,中止审理,待疫情消除后恢复审理。经与当事人协商同意,采用邮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通过12333咨询服务热线和人社智能问答系统实时为群众提供人社政策咨询和问题解答服务。 市经济合作局积极搭建宣传引导平台。组织对重点企业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及时将全市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告知,引导企业职工科学理性应对疫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社会信心,防止出现恐慌现象,严禁传谣、造谣。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经济合作系统累计集中开展宣传引导5次。 市国投集团多措并举强化疫情防控公益宣传。一方面坚持每日在大数据产业园、攀西科技城商务中心的LED屏定时播放公益宣传片,在粮贸、影业等公司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攀西科技城的主要道路及工程项目现场悬挂标语,让公众及时、高频地了解全市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深入全市32个社区、4个高速公路卡点,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推广康养护照APP应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服务市民830余人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