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30年蚊虫见证坚守精神
时间: 作者: 来源: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的蚊虫研究专家董学书,退休后出版四本蚊虫研究著作,每页的蚊虫分类鉴定图,都是他自己画的,达几千幅之多,为此,他画了近30年。(据5月5日《人民日报》官微)
画蚊子可不容易,蚊虫尾器作为主要的鉴别特征,需要将其内部构造一一画出来。蚊虫那么小,尾器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反复练。董学书守着显微镜,一画便是好几个小时。
画蚊虫见证着科学研究的坚守精神。因为画蚊虫只是研究工作的一个细小环节,可以说是辅助工作,为蚊虫分类配图。蚊种不同,其尾器的斑点大小、毛发长短和粗细都会有区别,这个图必须画清楚,要不然就会误导他人。一项画蚊虫,就足可以看到科研工作的不容易,真是要有耐得寂寞的坚持,也体现出严谨求是的作风。
董学书画蚊虫,让人想起了齐白石画虾子。齐白石以画虾著称,却是在62岁时才开始对虾写生,他在画案上放一盆活虾,在院子小池里养了虾,以观察虾的形状、水中游动的姿态。经过十年苦练后,才达到理想的境界,即虾子与实物是越来越不像了,从艺术上看却是越来越像了。他自称“写生十年,方得如生”。
董学书也是从要退休时画蚊虫,一画三十年,他对蚊虫的研究则更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疟疾防治,多年来始终没有停下科研攻关的脚步。“这些年登革热成了我们的防治重点。我画蚊子的工作还不能停。”如今在退休后,还出版了四本专著,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什么叫持之以恒,什么叫一生专注一件事。
古人讲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董学书心中,早已形成蚊虫是蚊虫、又不是蚊虫的格局,是对研究对象的升华。
画蚊子与画虾都揭示一个道理,做好一件事情,专注是最好的路径。只要坚持,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上一篇:城市建筑不宜盲目“攀高”
下一篇:90后包租婆吹牛皮也要整治
最新信息
- 2020-05-13明光市法院组织人民陪审员观...
- 2020-05-13股东“假出资”应对公司债务...
- 2020-05-13曲靖:司法所聚焦外出务工返...
- 2020-05-13以法治引擎为实体经济蓬勃发...
- 2020-05-13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
- 2020-05-13南阳宛城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
- 2020-05-13统筹“全产业链”涉外法治优...
- 2020-05-13武汉成立数字经济法律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