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社情民意 > 正文

画30年蚊虫见证坚守精神

时间:   作者:   来源: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的蚊虫研究专家董学书,退休后出版四本蚊虫研究著作,每页的蚊虫分类鉴定图,都是他自己画的,达几千幅之多,为此,他画了近30年。(据5月5日《人民日报》官微)

画蚊子可不容易,蚊虫尾器作为主要的鉴别特征,需要将其内部构造一一画出来。蚊虫那么小,尾器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反复练。董学书守着显微镜,一画便是好几个小时。

画蚊虫见证着科学研究的坚守精神。因为画蚊虫只是研究工作的一个细小环节,可以说是辅助工作,为蚊虫分类配图。蚊种不同,其尾器的斑点大小、毛发长短和粗细都会有区别,这个图必须画清楚,要不然就会误导他人。一项画蚊虫,就足可以看到科研工作的不容易,真是要有耐得寂寞的坚持,也体现出严谨求是的作风。

董学书画蚊虫,让人想起了齐白石画虾子。齐白石以画虾著称,却是在62岁时才开始对虾写生,他在画案上放一盆活虾,在院子小池里养了虾,以观察虾的形状、水中游动的姿态。经过十年苦练后,才达到理想的境界,即虾子与实物是越来越不像了,从艺术上看却是越来越像了。他自称“写生十年,方得如生”。

董学书也是从要退休时画蚊虫,一画三十年,他对蚊虫的研究则更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疟疾防治,多年来始终没有停下科研攻关的脚步。“这些年登革热成了我们的防治重点。我画蚊子的工作还不能停。”如今在退休后,还出版了四本专著,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什么叫持之以恒,什么叫一生专注一件事。

古人讲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董学书心中,早已形成蚊虫是蚊虫、又不是蚊虫的格局,是对研究对象的升华。

画蚊子与画虾都揭示一个道理,做好一件事情,专注是最好的路径。只要坚持,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