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沉迷网游成疫情次生灾害
时间: 作者: 来源:
时本
近期,由于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有关网络游戏的消费纠纷更加突出。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家长: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与平时相比,疫情期间,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游。这是因为,孩子虽然好动,却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外出,“宅”在家里不好玩,就更容易想到玩游戏。此外,学校组织上网课,孩子就有了接触手机和网络的正当理由,在上课之余,他们可能抵不住诱惑而玩一把网络游戏。
孩子沉迷于网游,还与家长管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有很多孩子使用家长的账号登录,游戏付费时还要使用家长的银行账号等密码,家长管教不严,孩子就有了可乘之机。更要看到,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家长自己沉迷于网游时,就会失去管教孩子的底气。因此,要想孩子不沉迷于网游,家长首先就得做好表率,在孩子更容易“触网”的疫情期间更是如此。
疫情期间孩子沉迷网游的程度加剧,还与部分网络游戏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刻意诱导有关。比如,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人可一键登录,这很可能是故意“放水”,至少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再如,以给未满8周岁的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来吸引孩子参与,有诱导低幼孩童“入坑”的嫌疑。收费环节无验证,这种对网游企业有利的“疏忽”,同样不能排除诱导或故意“放水”的嫌疑。
2020年春季学期十分特别,网络教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如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网课,怎么开展家校合作,是他们努力降低疫情影响的主要工作。家庭教育能力和学生的自制能力,则是家长和学生面临的主要考验。既然疫情期间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游,那么,此期间对于网游行业的监管理应加码。只有多方面干预,方能避免沉迷网游成为影响学生的疫情次生灾害。
上一篇:“学历破格”要让人心服口服
下一篇:开放普通门诊呼应了民生之急
最新信息
- 2020-03-25明光市法院组织人民陪审员观...
- 2020-03-25股东“假出资”应对公司债务...
- 2020-03-25曲靖:司法所聚焦外出务工返...
- 2020-03-25以法治引擎为实体经济蓬勃发...
- 2020-03-25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
- 2020-03-25南阳宛城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
- 2020-03-25统筹“全产业链”涉外法治优...
- 2020-03-25武汉成立数字经济法律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