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社情民意 > 正文

法制网评:疫情防控,病急不能乱投医

时间:   作者:   来源:  

史洪举

疫情防控要科学,病急不能乱投医。在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成效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理当遵循医疗专家的建议,科学安排部署本领域内的相关事项。

3月1日,云南临沧,为了买到一种名为“大锅药”的中药,大量学生家长在医院门口聚集排队抓药。此前一天,临沧二中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布通知,要求服用大锅药,自行购药并上传喝药照片,不服不得报到入学,当地部分药店出现抢购潮。2日,临沧市教体局发布通报致歉,称服药一事基于自愿原则;争议做法,系个别教体局、市直学校开展,目前“暂不执行原通知”,开学时间已延期(3月2日《新京报》)。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开学时间及学生的疫情防控措施并指导家长及学生做好预防自然无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以疫情防控之名强行要求学生服用“大锅药”就有些过犹不及,甚至是给疫情防控“帮倒忙”。

如何做到疫情防控与课业学习两不误,是很多学生及家长一直操心的大事,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为此,有地方要求学生在家通过网络学习,也有地方在疫情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尝试开学。但要求学生自行购买并服用“大锅药”并上传照片,否则不得报到入学的做法则较为罕见。

众所周知,当前,作为个人,防范新冠病毒的最好做法是“不聚集”“少外出”“宅”在家长,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相关专家并未实验出服用何种药物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结论,也没有给公众提出明确的建议。

因而,相关部门不该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擅自发布、推广相关预防药物。要知道,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其在一定行业领域内拥有公信力和权威性,人们自然会相信其所发布的“药方”和预防方法并加以执行。要是这种推广再加上不服用不得报到入学的条件,就变异成了赤裸裸的强行推广,并蕴藏着极不确定的风险。

即便是医生,对于药物的配方、疗效和副作用都极为慎重,不会轻易向公众推广人人皆宜的“大锅药”。加之“是药三分毒”,哪怕是中成药,也可能给部分人带来副作用。那么,如果有学生服用了教育主管部门强行推广的“大锅药”后身体不适,谁来为此买单?众多学生家长扎堆到药店买药显然属于“聚集”行为,岂不是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一旦有人发热或感染,由此带来的隔离成本恐怕更加难以承受。

疫情防控要科学,病急不能乱投医。在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成效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理当遵循医疗专家的建议,科学安排部署本领域内的相关事项。一个明确的事实是,专家尚未得出何种药物对预防新冠病毒有明显作用的结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不该先专家而行动,拿众多学生“做实验”,否则既有违其本职工作,也是给疫情防控添乱。只有其多些科学精神,少些盲目行动,方能避免自乱阵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成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