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法制 > 正文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四曲同奏”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乐章

时间:2024-09-08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和延伸审判职能,实现党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审判执行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唱好党建引领“主题曲”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二连浩特市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列入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全院政治理论学习会、“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市法院举办读书班3期,讲授专题党课3次,党员集中学习15次,常态化开展“国门下的党建”活动,组织党日活动8次,切实把民族团结精神融入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当中。

  谱好多方联动“交响曲”激发民族团结进步活力

  

  “现在正是接羔保育期,我没时间去法院,没想到‘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的法官主动上门来调解。既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又普及了法律知识,我心服口服!”合同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后,当事人萨某某高兴地说道。

  为方便当事人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今年4月,二连浩特市法院“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驱车近300公里深入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萨某某家中,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这既是二连浩特市法院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更是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定分止争的实践缩影。

  

  

  二连浩特市法院以品牌激发民族团结进步活力,持续释放“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品牌效能,选配法律知识丰富、熟悉民族地域环境、知晓当地民风习俗的干警提供导诉、立案审查、诉前调解等全流程服务。通过“民族特色+多方联动”的调解模式,积极探索推行“代表委员+法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工会+法院”等多元解纷机制,邀请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对苏木嘎查的法律指导,法官定期深入牧区进行巡回调解、法律普及,将司法服务工作触角延伸至最前端,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54件。

  弹好法治宣传“协奏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

  近日,二连浩特市第四小学的部分师生走进法院,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之旅。“长大了我也要当法官!”“我要做遵纪守法、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参观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并将一幅幅有关民族团结主题的手抄报和书法作品送给法院干警。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红色种子”正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连浩特市法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及法治宣传等活动,全方位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法治副校长、“法润北疆”普法志愿服务队、“红石榴”巾帼普法维权志愿服务队主动担当,结合“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重要节点,通过上门入户、走访交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法典、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等法律知识。今年1-8月,共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开展公众开放日15次、组织旁听庭审3次,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奏好审执主业“进行曲”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二连浩特市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审执职能,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司法理念和办案模式,持续严厉惩治刑事犯罪,妥善解决民商事纠纷,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努力保障口岸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与海关、边境管理大队联动,突出各方在保护环境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惩罚、教育、预防、修复一体推进,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效衔接,以司法之力守护生态环境多样性。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9/id/81034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