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近日,西安市未央区法院高铁新城人民法庭法官杨怀周收到了手写的感谢信,其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当事人白某的感激之情。

  

  

  案件情况


  白某系一起分家析产案件的原告,婚后与妻子姚某因家庭琐事争吵不断,常年分居。离婚后,双方又在房屋拆迁安置利益补偿的分配问题上分歧较大,互不相让。白某认为村里拆迁安置补偿的标准按人数计算,应当有自己的份额。前妻姚某及其一家人则坚持认为白某对家庭无任何贡献,无权分割拆迁安置利益。

  

  如我在诉


  法官仔细翻看案卷内容后,初步认为该案并不复杂,依照相关政策法规,白某确实享有拆迁安置权益,但如何让被告姚某及其一家人认可并自愿给付属于白某的权益,使案件能顺利执行完毕,才是本案的关键,一判了之并不能化解双方之间长久以来的矛盾。

  

  组织调解

  

  法官随即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让互不让步的双方“背对背”,通过“拉家常”“聊日常”,不断增进沟通了解,从而寻找调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双方情绪逐渐缓和后,邀请调解员一起参与调解工作,一边从情理出发,将两个孩子作为关键点,引导双方意识到彼此对曾经家庭的付出,劝说他们放下成见,理性看待问题;一边结合案件,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平衡双方利益。

  

  当场和解

  

  最终,在法官和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原本互不相让的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姚某当场给付白某拆迁安置折价款数10万元,白某放弃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中的住宅面积份额,保留20平方米的经济发展用房面积份额。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8/id/806113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