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法护少年的你】一场温情审判 一次千里护送

时间:2024-07-20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近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受理了一起特殊的刑事案件,涉案当事人系未成年人,且家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湖南省。海拉尔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迎春结合案件情况组成合议庭,进行了一场温情的审判。判决后,法官将未成年被告人和司法的关爱一起送到了被告人的家中。

  

  基本案情

  被告人曾某于2006年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市的一处偏远农村,家中有5个兄弟姐妹,家庭条件较差,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未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初中毕业后成为了无业人员。2023年年末,曾某通过网络认识赵某,并盗取赵某2万余元,赵某报案后曾某被抓获归案。鉴于被告人曾某自愿认罪、系未成年人及偿还了所有非法所得,同时取得了被害人谅解,经审理后,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温情审判知悔改

  庭审过程中,为尽最大努力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回归社会、重塑人生,主审法官对被告人送出了饱含深情的法官寄语,曾某在主审法官的说服教育中深知自己的错误,流下悔恨的泪水,并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法、知法、守法,时刻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千里护送燃希望

  为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对未成年帮教后续跟踪和帮扶工作,家事少年审判庭法官将未成年被告人曾某从呼伦贝尔市送回到3000多公里外的湖南老家,并联系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将被告人案件情况进行说明,和当地工作人员做好结案和执行的工作交接,确保被告人曾某能够顺利在当地社区矫正。

  

  奔向精彩人生

  见儿子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曾某的母亲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地将曾某拥抱在怀中,曾某喃喃说:“妈妈,我错了……”

  在曾某家中,曾某母亲紧紧握着法官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法官和曾某及其父母进行了长谈,说明了曾某的判决内容,鼓励他脚踏实地,努力活出精彩人生。

  海拉尔区法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举措,开启“审判+心理干预”新模式,并在判后帮教上下功夫,根据需求创造性开展护送未成年被告人平安回家等护“未”活动,全力推进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为失足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让每一个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让朝阳冉冉升起。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7/id/80301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