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法制 > 正文

【脱薄工作】嘿!我有一名“法官网友”

时间:2024-06-22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遭受网络诈骗。近日,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法官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前往乌海市第二中学开展了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推动校园普法有“料”又有“效”。

  共享法治课 让法治“深入人心”

  “法官,万一我遇到校园欺凌,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在网络上转发含有贬损同学言论的笔记、群聊记录算不算校园欺凌呢?”

  

  

  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提问。

  法治副校长以同学们的提问为切入点,围绕校园欺凌是什么、校园欺凌的起因、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遇到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等法律知识,开展防欺凌、防诈骗等专题安全教育,通过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远离、抵制校园欺凌。他叮嘱同学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做霸凌者,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冷眼旁观者,要勇敢发声,在确定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为被欺凌者提供帮助。

  四十多分钟的法治课程干货满满,“法律+案例+动漫视频”的形式让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积极互动、增强了法治意识,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

  以书润心 与法同行

  在前不久到乌海市第二中学开展法治宣讲时,同学们就展现出了对法治图书的浓厚兴趣。

  

  此次活动,海勃湾区法院结合“筑牢青少年网络诈骗防护墙”和“争做小小石榴籽 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向同学们介绍电信诈骗的类型、预防策略并发放预防网络诈骗宣传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单的同时,还为大家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百问百答》《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等各类书籍,希望同学们能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嘿!我有一名“法官网友”

  最后,法官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彩蛋”——“司法守护 少年逐梦”法治邮箱。同学们凡是受到校园欺凌,或是发现学生欺凌的问题和线索,以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或者学习心得体会,都可以及时与法官互动交流。

  

  小小邮箱,架起沟通的桥梁,传递司法的温暖,更承载着同学们的信任。法治邮箱的设立,旨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纾解情绪、寻求帮助的窗口,通过做好同学们的知心“法官网友”,及时发现不良倾向和受害苗头,采取有效的前期干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减少未成年人受害案件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进一步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网”。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6/id/79924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