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执行“护苗”显担当,把保护落实到司法程序最后一环

时间:2024-06-14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为及时兑现未成年人胜诉权益,近日,九龙坡法院白市驿法庭执行团队成功执结多起涉未成年人执行案件,坚决把未成年人保护落实到司法程序最后一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案例一:

      2019年,廖某与申某诉讼离婚,法院判决儿子小廖由申某抚养,廖某每月支付抚养费700元。离婚后,廖某没有履行法律义务。无奈之下,申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承办法官刘懋梅接办案件后,立即查询了被执行人廖某的财产线索,但因廖某名下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一时间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刘懋梅走访了廖某所在的村社,依托当地党群服务中心的综治平台,找到了廖某新的联系方式,又前往廖某家中,动情晓理地予以劝说,并严正告知拒不执行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

      在强大的执行威慑下,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廖某垂下了头,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今后将按期支付抚养费,并将本案执行案款全部汇入申某银行账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案例二:

      小谭今年15岁,父亲谭某两年前因一场车祸去世,法院判决认定某汽车销售公司支付小谭及亲属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抚恤金等共计108万余元。

      判决生效后,某汽车销售公司没有按照判决履行给付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粟伯春查询了被执行人名下财产,但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粟伯春了解到,小谭自父亲离世后就跟随母亲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母亲打零工只有微薄收入,爷爷年近8旬,一家人生活困难,小谭也因此情绪低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决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粟伯春马不停蹄来到被执行人处走访,发现被执行人虽然账面上没有财产,但拥有很多待销售货物,具备一定的执行条件。然而,如果贸然查封被执行人货物,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经营。

      为了实现一手抓好胜诉权益保障,一手抓好护航企业发展,粟伯春果断约谈被执行人的负责人,严重声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并从情理法角度出发,耐心予以劝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某汽车销售公司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小谭及家人67万余元,法院通过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的方式,及时支付执行申请人12万余元,案件办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原文链接:http://cqgy.cqfygzfw.gov.cn/article/detail/2024/06/id/79845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