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法制 > 正文

【勇“蒙”精进】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丨创新机制赋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法院+N”构筑高效工作机制

  多方聚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法院

  谋定创新促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对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提出的“精、细、常、实、新”的工作要求,服务保障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广泛凝聚共识,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法院健全“法院+N”机制,主动将调解工作向前延伸,形成政协委员、镇政府(社区)沉浸式监督、深度参与化解纠纷工作新模式,融合构筑“政协+法院+镇政府”高效联动工作机制,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供司法保障。

  止纷争:多方聚力高效解纠纷

  在内蒙古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某商业银行)申请执行吕某、刘某、杜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吕某、刘某向内蒙古某商业银行贷款29万余元,杜某为上述贷款提供保证担保。因贷款逾期未还,内蒙古某商业银行向托克托县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吕某、刘某向内蒙古某商业银行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40万余元,杜某对该贷款负有连带还款义务。约定期限已到,由于其他二人下落不明、逃避还款,还款再次逾期,原告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托克托县法院立即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通过系统查控后,依次划拨被执行人吕某、刘某、杜某账户累计30余万元,剩余10万余元尾款仍无法履行。执行干警通过电话将担保人杜某约至法院协商还款,杜某表示也想早日还清欠款,但由于身患重病,暂时没有能力一次性还清欠款,希望能与银行达成和解,对利息进行减免。同时,由于杜某是托克托县政协所包联社区的贫困户,县政协主席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法院反应了杜某患病、家中贫困的现实情况。

  

  “咱们得详细核实被执行人的情况,研究制定出对各方都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没奔头。”托克托县法院执行局局长说。于是,执行干警立即前往杜某家所在社区对其情况进行核实,查明杜某有一子一女需要抚养,其妻子也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杜某患有脑梗、行动不便,目前正处于康复训练期。考虑到被执行人现生活无法自理,没有资金进行偿还,但同时又不能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利益,执行干警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希望银行体谅被执行人杜某的困难,最终银行同意减免全部利息,并将已执行杜某的2万余元利息予以退还。

  不久前,托克托县政协、法院与双河镇党委一同前往被执行人杜某家中,向其送达结案通知书,至此,该案顺利执结,不仅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彰显了司法的温度。

  建机制:“政协+法院+镇政府”联动赋能调解

  2023年1月,托克托县法院挂牌成立政协调解室,选聘10位政协委员为特邀调解员,截至今年3月,政协委员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71件。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密切、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来,不仅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还提出不少提升诉源治理水平的意见建议。

  

  2024年5月,托克托县法院在双河镇5个社区挂牌“法官工作站”,以充分发挥镇政府社区(村)网格员调解“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执前。

  

  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众多、联系面宽、代表性强、人才荟萃的专业优势与镇政府根植群众的一线优势,托克托县法院与县政协、双河镇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全面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框架协议》,搭建“政协+法院+镇政府”高效工作机制,就全面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工作开展深度合作,为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及执源治理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我们能充分发挥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协助法院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助力提高法院‘查人找物’的精准度。”

  “对于具有典型示范性效应的民商事纠纷,邀请政协委员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庭审、协助调解,提供专业咨询,效果真的特别好。”

  “希望法官能再多给我们一些指导,每次参加完咱们组织的调解工作培训,收获都特别大。”

  在框架协议签署现场,与会人员讨论热烈。通过不断健全“法院+N”机制,主动将调解工作向前延伸,融合构筑的“政协+法院+镇政府”高效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强化与机关、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员等力量的沟通协作,凝聚全社会参与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托克托县法院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司法力量。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6/id/797150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