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直播间“抹黑”同行 福清法院:主播公开赔礼道歉并且赔偿对方经济损失

时间:2024-06-05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总有人以身犯险。在福清,一男“主播”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两场直播,在直播间公开诋毁、辱骂同行,引发部分网民关注、评论,在网络上造成不良影响。最终男子为自己的任性买单。近日,福清法院就审结了这起名誉权纠纷案件。

  男子陈某系甲传媒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兼“主播”,与乙传媒有限公司系同行关系。2023年9月,陈某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了两场直播,大量使用针对性的词语对乙传媒有限公司及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辱骂,并且发表该公司骗钱、收割主播韭菜以及公司人员关系混乱等言论。

  两场直播观看人数上万,评论、分享过千,给乙传媒有限公司的名誉造成了一定损害。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乙传媒有限公司将陈某诉至法院,要求陈某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公司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福清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的两场直播确系存在使用大量侮辱性的谩骂言语以及发表没有事实根据的针对乙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有关言论,带有明显的人格侮辱性质,相关言论偏离了就事论事的理性基调,逾越了网络用语的合理边界,侵犯了乙传媒有限公司的名誉权。

  福清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陈某向乙传媒有限公司公开赔礼道歉,为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且赔偿经济损失以及维权的合理费用。

  法官说法:《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当前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为顺应网友的猎奇心理,一些主播往往会发表一些博人眼球的不当言论。但是,网络空间不能成为侮辱、贬损、诋毁他人的“异域空间”,同样要受法律约束。在此提醒广大网民应遵纪守法,文明上网,共同维护和谐、文明的网络空间。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5/id/79619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