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西乡塘区法院: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心灯

时间:2024-05-07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孤独症儿童有个诗意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在审理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时,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就遇到了“星星的孩子”,法官尽最大的努力,为他点亮了一盏心灯……

  “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近日,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的当事人黄某、黄某某面对法官郑重承诺,并在《关爱未成年子女承诺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们签下承诺书,是对法院发出的《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作出积极回应,虽然没有强制执行力,但给双方提个醒,一切以孩子感受为主。”西乡塘区法院法官卢晓曦如是说。

  女方黄某和男方黄某某曾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别于2015年、2018年生育了两个孩子。2019年2月,长子小冬被确诊患有孤独症。

  2022年6月,黄某和黄某某离婚。离婚协议约定:长子小冬和次子小良归黄某某抚养,黄某每个月支付抚养费2000元;在不影响孩子的前提下,黄某可在周末探望,每周可与孩子同住1天,但要提前通知黄某某,协商具体地点及接送方式,同时还约定了节假日及寒暑假等探望时间。

  然而,黄某因探望时间过少产生不满,她认为黄某某经常以孩子要学习、康复训练、走亲访友等理由,阻碍自己探望孩子,还规定只能通过邮件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不允许打电话、发短信,因此离婚一年多来,自己与两个孩子只同住了15天。于是,思念孩子的黄某向西乡塘区法院提起了诉讼,请求法院变更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该案于3月21日开庭审理。

  “我今年39岁了,不打算再婚和生育孩子,只想全身心照顾两个孩子,也希望尽早治愈长子的孤独症,但因为黄某某的刻意阻拦,我能跟孩子交流的时间很少,基本探望不到……”

  “离婚协议已经就抚养问题达成了明确、一致的约定,双方也已经严格按照约定履行探望义务,而且作为高校在职专任教师,时间相对自由,我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黄某要求变更抚养权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法庭上,这对曾经的夫妻,为了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案件审理过程中,主办法官卢晓曦了解到虽然两人对探望权的行使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双方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鉴于此,她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法官,我就想多看看孩子!”调解过程中,黄某情绪激动,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每月探望孩子三次,同时详细规定了节假日的接送时间。而黄某某不同意黄某所提的诉求,仅同意按照离婚协议约定的探望天数。

  二人争执不下,无法就探望孩子一事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无果。

  “可怜天下父母心。”卢晓曦说,两人之间虽然已没有感情,无法在探望孩子方面达成一致,但都是实打实地为孩子着想,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尊重孩子意见,毕竟小冬已满八周岁,要问问他的意思。

  据了解,为了积极配合小冬接受治疗,黄某某考取了孤独症相关的治疗证书,参加了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组织的评估师培训班。如今的小冬在特殊学校学习,不仅能够正常参与学校的活动,对外沟通交流也更加积极主动,并获得了不少荣誉。

  3月22日,小冬放学后,在黄某、黄某某和奶奶的陪伴下来到了西乡塘区法院家事调解室。

  “你知道一直跟爸爸和一直跟妈妈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

  “那你想一直跟爸爸生活,偶尔和妈妈在一起,还是一直跟妈妈生活,偶尔和爸爸在一起?”

  “我想一直跟爸爸生活,偶尔和妈妈在一起。”

  ……

  简单地一问一答,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结束询问我才松了一口气。”卢晓曦说,不常面对孤独症孩子,难免会紧张,在问的过程中,虽然小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行为举止,但他可以听清楚问题并准确做出回答。

  然而,就在小冬一家离开之时,小冬忽然拿起桌上的名牌摔在了地上,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卢晓曦第一个反应过来,冲过去,拉起小冬的手说:“没关系,阿姨不喜欢那块牌子,阿姨喜欢你。”听到卢晓曦的话,小冬流着泪逐渐平静下来。在大家的安慰下,小冬的心态恢复平稳,最后一边牵着爸爸的手,一边牵着妈妈的手,离开了法院。

  “我终于明白患孤独症的儿童有多特殊。”卢晓曦感慨,养育一个孤独症儿童,是一场考验耐心、意志乃至信念的人生马拉松,其中的艰难,常人无法想象。

  在了解孩子的意愿,充分地跟黄某、黄某某进行沟通之后,法院于4月10日作出了判决,驳回黄某的诉讼请求。

  结案后,卢晓曦并没有放弃调解。就在其努力促进调解之际,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里面提到要“灵活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

  “未成年子女需要父母的关爱,离婚后,双方应当妥善处理对子女的探望事宜。父母任何一方均不得违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或者阻止对方探望……”两天后,《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就发到了黄某和黄某某的手上。二人表示,一定会按要求关爱孩子。

  卢晓曦表示,提示书和承诺书为孩子增添了一份保障,希望这对父母能更理性地对待分歧,不意气用事,让孩子健康成长。

  


原文链接:https://gxfy.gx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5/id/79273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