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制在线 > 正文

案例新视角·天山区 | 追缴47万余元!警惕保健品骗局

时间:2024-04-27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近年来,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越发重视,然而他们对事物分辨及思维能力和应激反应相对处于弱势,容易被他人诱导,从而上当受骗。近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老年人受骗购买高价保健品案。


  

  01

  基本案情

  2017年2月至2022年4月期间,被告人郗某使用手机主动联系被害人王奶奶,虚构自己是知名某医院保健品科研教授,以售卖保健品为由,骗取被害人王奶奶人民币477900元。案发后,被告人郗某于2022年9月13日被依法抓获,赃款477900元已全部退缴。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477900元,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02

  法院判决

  被告人以虚构知名某医院科研教授身份进行诈骗过程中,主要针对同一老年人,持续实施诈骗。被害人基于所购买的保健品系知名医院研发的信任,从被告人处购买保健品,而被告人随机从购物网站低价购买普通保健品,以次充好,以几千至上万元的价格售卖给被害人,隐瞒了保健品的真实价格和来源。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郗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老年人人民币477900元,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判决结果:

  一、被告人郗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二、退缴赃款人民币477900元向被害人发还。

  

  03

  法官说法

  法官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在选择保健品时,切莫迷信宣传,保健品是特殊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老年人应当保持理性、冷静,选购时应在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另外,子女在回家看望老人时,应当多普及老年保健品防诈骗知识,提醒老人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避免落入“圈套”。

  


原文链接:http://xjfy.x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3/id/78601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