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时间: 作者: 来源:
董峻
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社会反思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当下,这一纪念日格外引人注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当从每一个人做起。与野生动植物共享美好的地球家园,才是符合生态文明的相处之道。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总体稳中有升。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多年来经济列车高速奔驰的过程中,资源过度开发、污染不断加重,导致大量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相当数量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受到严重威胁。以更大力度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境、更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一个口号。追求舌尖上的文明要有具体行动。拒食野生动物是应当、也能够做到的餐桌上的文明。近年来,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仍在一些地方广泛存在,“野味产业”规模庞大。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日前已通过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这为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作出明确行为规范。但这并不是全部,而只是起点。
保护野生动植物,既要着眼点点滴滴的细微小事,更要自觉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今年的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确定的主题就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应当看到,野生动植物们栖息的山、水、林、田、湖、草,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野生动植物,就要保障它们的种群安全,珍惜其根植的土地和水源,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链,乃至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
只有真正把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不打扰野生动植物,让鸟儿在林中畅快欢歌,鱼儿在海里自在遨游,才是地球生命的和谐共生之道。
上一篇:线上教育别忘了“防骗课”
下一篇:在细节中发现问题
最新信息
- 2020-03-11明光市法院组织人民陪审员观...
- 2020-03-11股东“假出资”应对公司债务...
- 2020-03-11曲靖:司法所聚焦外出务工返...
- 2020-03-11以法治引擎为实体经济蓬勃发...
- 2020-03-11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
- 2020-03-11南阳宛城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
- 2020-03-11统筹“全产业链”涉外法治优...
- 2020-03-11武汉成立数字经济法律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