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霍丽君:愿作苔花添春色

时间:2024-04-27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霍丽君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审管办三级法官

  风雨兼程:敢问路在何方

  2021年,省法院启动推进“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推动辽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法院出台《关于推进“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让青年干警们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大连中院逐级推荐,将提升素能、开拓视野的宝贵机遇向基层一线充分释放;霍丽君所在的瓦房店法院更是全力支持,使她心无旁骛地脱产投入研究。

  组织上的重视、支持和培养让她深刻地意识到三级法院党组对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和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苦用心和坚定决心,唯有踔厉奋发、奋勇争先,才能不负组织厚爱和难得机遇。

  通宵达旦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火急火燎地收拾了几件行李,在倾盆大雨中,霍丽君逆着风紧赶慢赶,总算坐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

  纵贯线在耳机里唱着“出发了不要问那路在哪”,当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等再回到这个车站时,已是几个月之后。正应了汪国真的那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灯火阑珊:始知途于脚下

  霍丽君承担的两个课题均来自审判管理领域,分别是《人民法院专业法官会议机制研究》和《人民法庭审判质效评价体系研究》。她第一时间着手在深入思考课题的基础理论和前沿动态上下功夫,尝试寻找体现原创性、创新性的突破口,却不料开局就遇到了“拦路虎”。

  在专业法官会议方面,2021年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回应了理论和实践界20余年以来的思辨和呼声,那么在此之后还能围绕这项机制再做些什么?

  在质效研究方面,绝大多数省份的人民法庭审判质效是隐藏在基层法院整体审判质效的构成内容之中,当前学术界涉及司法领域评价体系的研究从未涉及到人民法庭这个最基层的群体,那么在强基导向的背景下,如何秉持“鹰眼+虫观”的理念,使指标成为激发法庭创新与基层智慧的工具?破题环节的出师未捷助长了本领恐慌,畏难情绪潜滋暗长,她开始陷入焦虑之中。

  所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霍丽君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思想魅力、实践伟力有了进一步的领悟,对人民法院如何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有了深一层的认识,逐渐养成在吃透上级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

  同时,及时学习吸收课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实践动态,克服封控的现实困难,通过领导、导师、同学、朋友等各种渠道与先进地区法院的文件起草者、一线法官等取得联系,了解最直观真实的一手经验,为课题研究成果以后能够走在该领域前沿而不断努力。

  政治理论学习如同巨人的肩膀和引航的灯塔,让她找到了破题角度,以更高站位去思索研究价值,以更广视阈去认识现象规律,突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审判体系现代化、数据治理、强基导向等内容,迅速形成了课题初稿。

  拓展半径:问渠源头活水

  依托于“审学研”一体化机制的双导师制度,有幸邀请到省法院审管办主任王刚、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晗作为课题的实践导师和理论导师,他们为课题勾勒出从理论到应用的路径,尤其在把关定向、结构纠偏、推动应用方面发挥了实质性作用。

  通过文献分析、大数据研判、数学建模、问卷调查、比较研究、个别访谈、组织论坛研讨交流等方式,多管齐下推进研究,而大连市两级法院尤其是霍丽君所在的瓦房店法院也成为科研的金矿富矿,为课题研究输送着源头活水般的养分。

  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霍丽君先后于《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理论周刊》《盛京法律评论》等知名刊物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并依托研讨会等交流平台予以完善,持续推进成果优化。

  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她还担任第三期“审学研”组长,协助省法院研究室做好驻院研究员的日常管理,自身能力得到了全面锻炼,并承担起审学研基地的解说工作,更加近距离感受到了省法院党组对青年法官培养和司法理论研究的良苦用心。

  重整行囊:只道学海无涯

  登高山,方知山之高,临深溪,方知地之厚。作为青年法官,登高临溪依然前路漫漫,然而能够见证审判业务专家们用往来奔忙的调研、夜以继日的思辨,使一桩桩疑难复杂案件在这里尘埃落定,将一份份文件制度在这里脱胎定型,让一场场创新改革在这里波澜初兴,心中热切的理想便这样化为具象。

  霍丽君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学无止境”在法院工作中的独特内涵,抓紧一切时间阅读法学贤达们呕心沥血从实践中累积的知识、思维和逻辑,并尝试总结提炼,将司法中的现象、数据、特点、规律与法学理论结合起来,与时代的法律之问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努力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要求靠拢。

  勇敢参与实践是克服“本领恐慌”的必由之路,司法实践永远不缺乏新问题和新知识,每当挑战和考验来临时,在时间的叙事里,青年一代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

  审学研一体,知信行统一,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原本就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体验,随着理论研究逐渐进入尾声,霍丽君开始愈发期待回到基层的工作岗位上,在摔打中和熔炉里检验“淬火”后硬度和品质。

  这段经历让她开始学着尝试突破自己原有的认知边界和行为模式,向楷模学、向前辈学、向群众学,主动探索如何去弥合“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霍丽君的“审学研”驻院研修之旅虽然告一段落,但成长之路却重新起航。

  苔花如米,亦可点缀盎然春色,未来的日子里,霍丽君会牢记组织的嘱托与教诲,将对组织的感恩之心化作精诚奋斗的不竭动力,将审学研时的所思所想化作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将“读万卷书”与“挑千斤担”相结合,扎根基层,躬行不怠,真正把火热的青春融入到新时代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之中。

  


原文链接:http://ln.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05/id/731329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