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伪装“成功人士”诈骗365万余元,法官教你识破套路

时间:2024-03-0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电信诈骗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近日,永城市人民法院

  审理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告诉你答案

  电信诈骗离我们并不远

  就在我们身边

  

  

  基本案情

  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

  房某某、刘某、吴某伙同他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柬埔寨“绿巨人园区”虚构身份信息

  以网上交友的方式

  诱骗被害人依托设置的诈骗链接

  进行虚假投资

  骗取被害人钱财

  其间房某某等人拉拢了朋友张某等人(另案处理)

  进入其所在的诈骗公司实施诈骗

  房某某指使张某虚构“高富帅”身份

  以“网恋”形式

  诈骗陶某180余万元

  经查被告人房某某、刘某、吴某三人

  在柬埔寨参与实施诈骗活动

  分别为3个月到18个月不等

  所在的诈骗团伙骗取

  被害人陶某等10余人资金365万余元

  

  

  案件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

  被告人房某某、刘某、吴某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境外参加犯罪团伙实施电信诈骗

  数额特别巨大

  且每位被告人均在诈骗窝点

  滞留时间超过30日

  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经审理

  房某某、刘某、吴某犯诈骗罪

  根据案件审理查明的事实

  和各被告人的量刑情节

  分别判处

  有期徒刑五年到七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

  并处罚金

  没收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法官说法

  永城市人民法院

  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贾成宇表示

  电信诈骗套路一直在升级

  骗子可能会想办法

  变成你的游戏伙伴、网恋对象、旅游搭子

  或是媒体主播

  在你们相谈甚欢时

  可能你就掉进了诈骗的圈套

  贾成宇对此类电信诈骗套路进行了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交友平台

  将自己营造成

  “高富帅”“白富美”“成功人士”

  等形象

  并添加受害人为好友

  与受害人长期交流、建立联系

  获取信任后

  假借“了解投资平台”“稳赚不赔”等名义

  诱骗受害人下载金融理财App

  参与炒股、博彩等虚假投资活动

  初期会给予受害人小额回报

  当受害人相信可以获利时

  便会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转账充值或投资

  从而实施诈骗

  

  

  在虚拟网络中所有东西都可以伪装

  对于在交友平台认识的好友

  尤其是在涉及钱财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进行咨询

  发现异常请立即报警处理

  远离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二是切勿点击和下载来路不明的

  网址链接和手机App

  三是切勿将“两卡”(手机卡和银行卡)

  出借、出租、出售给他人

  四是为他人转账、取现需慎之又慎

  还有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

  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出租、出售、出借、购买

  银行账户、支付账户

  和个人电话号码

  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原文链接: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779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