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调研 > 正文

小法庭肩负大使命——山东多地人民法庭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显担当

时间:2021-07-27   作者:   来源:  

  

  人民法庭,是移动在基层一线的神圣国徽,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便利诉讼服务,是法官和调解员们苦口婆心的开导劝和,小小人民法庭,扎根沃土坚定笃实,是顺应时代召唤,也是回应群众期盼。

  近年来,山东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三个面向”和“两便”原则,依照乡村和城区分类施策,强化人民法庭职能,大力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把矛盾化解在村居田间

  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山东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努力将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我们书记让我来调解一下。”说这话的,是一起人身伤害案件的被告王某。人身伤害案件一般矛盾尖锐、难以调解,当事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起诉了就没得商量了”。而在平度法院张戈庄法庭,法官们有一套解决纠纷的巧办法。法庭引入新乡贤力量,将威信较高的、热心公益性调解事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村干部等聘请为法院特邀调解员,让更多群众选择“不伤面子、不伤和气、不花钱、少跑腿”的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例如在处理人身伤害案件时,一般先通过工作平台联系双方当事人所在村的村干部,由村干部先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让当事人将调解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途径,避免法庭调解中的激烈对抗,增加了案件的调解可能性。村干部的事先调解,成为案件调解成功的关键,王某的案件最终顺利调解,被告当庭赔偿。

  这样化干戈为玉帛的场景,在山东多地法院和基层法庭每天都在发生。“人民法庭最贴近群众,群众来打官司,最需要的就是公正、效率和案结事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在第七次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调解工作融入人民法庭审理案件的全环节、全过程,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真正做到服判息诉、胜败皆服、案结事了。广大人民法庭充分发挥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行业调解组织作用,把剑拔弩张化解于无形。

  据统计,山东全省人民法庭引入各类调解组织516个、聘请特邀调解员3744人,2018年以来诉前调解案件21.1万件,办理司法确认案件2.3万件,2020年全省人民法庭收案增幅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平均办案周期缩短34.7天,379个人民法庭收案数下降。

  把司法职能延伸至乡镇村社

  给你一个24小时开机的法官热线,你会咨询什么?在宁津法院柴胡店法庭,以法官名字命名的“小朱热线”,自开通后各种咨询源源不断,离婚的、生意签约的、赡养老人的……各类问题五花八门。运行以来,“小朱热线”已为当地群众法律咨询超上万人次。一条热线成为乡村普法、推动矛盾纠纷解决的“连心线”,这正是山东多地人民法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画面。

  人民法庭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在齐鲁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全省人民法庭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野,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努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它们妥善处理乡村家事、邻里纠纷,依法规制高价彩礼、干预婚姻自由、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不良习气,引导群众明是非、知善恶;加强对涉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复杂、敏感、群众性案件的风险评估与预判,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单县法院终兴法庭针对当地金融贷款纠纷频发的现象,主动联合金融机构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金融知识,并在金融机构建立金融借款问题法官指导联络点,方便群众了解金融法律知识,避免产生纠纷;牟平法院大窑法庭创建情感问诊、矛盾疏导、心理修复、案后回访的家事纠纷化解“四步诊疗法”,以柔性司法,培树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民风、乡风……

  据统计,山东法院在“寿光蔬菜”“金乡大蒜”“淘宝村”等农业特色区域,设立法官工作室530个,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针对乡村金融、“两委”换届等问题,提出司法建议2600余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对于参与市域治理和行业治理,山东同样找到了结合点。针对城镇人口超过60%的实际,人民法庭积极探索参与市域治理的路径,在类型化案件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金融、道交、家事、劳动等专业法庭105处。推进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实行定损、诉前保全、立案、调解、庭审、款项过付等一站式服务,自动履行率达75.1%,高于民商事案件平均19.1个百分点,收案连续3年下降;推进家事案件专业化审理,健全完善调解前置、财产申报、心理疏导等机制,调撤率高于民商事案件平均9.3个百分点,同样实现收案数连续3年下降。

  小小的人民法庭,正在成为促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人民法庭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是让群众享受司法为民便民利民举措的最直接场所。在这里,诉讼服务便捷不便捷、高效不高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为此,山东高院明确要求,要把人民法庭的一站式建设作为基层法院一站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充分发挥一站式集约集成的特点,切实提升人民法庭解决纠纷、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强化“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效能,推行“一网通办”的诉讼服务体系,山东法院实现人民法院立案、交费、退费等功能全覆盖,群众家门口的一站式解纷中心有序运转。

  青岛市即墨区法院打造便民服务新模式,以基层法庭为依托,将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接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纠纷预防化解、网上立案、庭审、协助审执等功能,把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送到百姓家门口。淄博市淄川区法院搭建法庭立审执“一体化”平台,将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职能全部下沉至基层人民法庭,老百姓在辖区法庭即可实现网上立案、诉讼引导、案件查询、刷卡交费、答疑解惑等立、审、执“一站式”服务。据统计,目前山东多地建有科技法庭1010处,2020年以来网上立案53.5万件,网上立案率达100%,网上审理案件3.4万件。

  2018年以来,山东多地法庭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28.7万件,约占同期基层法院结案的五分之一,2020年结案率、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分别比2018年提高7.8和4.8个百分点。山东法院还有更高目标和要求,日前,山东高院出台《关于优化全省人民法庭职能布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19条措施,随着各项举措深入实施,人民法庭职能优化和布局调整加快推进,具有山东特色、彰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的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发展新格局将逐渐构建成型。(马云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