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打造“肇庆仲裁”新名片

时间:2023-12-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在肇庆仲裁委可以看到有一面特殊的锦旗,上面写着“仲裁服务暖人心 公平公正促和谐”,这是远在西安的某公司代理人专门给肇庆仲裁委送来的感谢锦旗,其背后是标的达1.33亿元的某重点建设工程买卖合同纠纷的仲裁案件。肇庆仲裁委仅用43天,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化解了纠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双方当事人各自的利益诉求,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当事双方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肇庆仲裁委积极发挥多元解纷效能,创新仲裁服务机制,以法治“含金量”为肇庆高质量发展贡献仲裁力量。

  p1-打造“肇庆仲裁”新名片 .jpg

  10月27日,肇庆仲裁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在肇庆新区举办,来自肇庆各商会组织和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履行仲裁职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肇庆仲裁委的庭审室,看到工作人员与一名当事人正通过互联网视频设备,与仲裁员和另一方当事人沟通。

  “以前,仲裁员和当事人都要到现场来开庭,有的要从外地赶过来,仲裁室几乎是满负荷运转。这两年我们积极发展互联网仲裁,通过科技赋能,线上开庭或者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大降低当事人的仲裁成本,也极大提高了仲裁效率。”肇庆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争议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与法院打官司相比较,仲裁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一裁终局效率高、保密性强、裁决得到国际承认和执行等独特优势,是化解民商事纠纷的便捷有效途径”。

  据了解,自1996年设立以来,肇庆仲裁委运用仲裁方式化解了大量经济纠纷,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共受理仲裁案件4003件,受理标的额66.02亿元,仲裁收入达5674.63万元。

  参与诉源治理发挥多元解纷效能

  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是肇庆仲裁委主动作为的全新探索和重要实践。

  今年以来,肇庆仲裁委先后与四会市法院、端州区法院和商事调解机构,签署了关于共同建立商事纠纷“调仲诉”对接工作机制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商事纠纷“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纠纷解决和诉前纠纷引流仲裁的机制。同时,在肇庆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设立“肇庆新区·鼎湖区商事仲裁联络处”,为企业搭建“调解+仲裁”的绿色桥梁,推进企业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此外,肇庆仲裁委以党建为引领,以联学共建为契机,先后与肇庆中院立案庭建立联学共建、业务互促机制,与肇庆市工商联(总商会)、市贸促会、市侨联、端州区玑东社区等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挥仲裁在多元化解矛盾机制中的作用,推动仲裁服务端口前移,延伸到产业园区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深入到街道社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仲裁服务保障职能作用,不断提升仲裁公信力和影响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联动大湾区打造“肇庆仲裁”新名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仲裁机构,肇庆仲裁委非常重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行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机制对接、规则衔接。

  2022年9月1日,肇庆仲裁委发布新版《仲裁规则》,新规则学习借鉴了湾区各先进机构的经验,进一步体现商事仲裁制度的理念和特性,突出仲裁灵活高效的核心优势,更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更注重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权利,更尊重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创设多种简化庭审模式,开展互联网仲裁,实现全流程线上线下融合。

  肇庆仲裁委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工作,先后应邀参加仲裁联盟2021年度工作会议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仲裁制度衔接及仲裁国际化发展论坛,以及金砖国家仲裁合作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主题发言。肇庆仲裁委申报的《对标前言,打造“肇庆仲裁”新名片》成功入选《2022年度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十大经典案(事)例》。

  今年以来,肇庆仲裁委还先后邀请广东省律协、广州市律协仲裁专委和澳门法律协进会,到肇庆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前往惠州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周边先进仲裁机构学习调研等,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仲裁体制机制改革、互联网仲裁、仲裁员选聘管理及互认机制、仲裁秘书培养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推动肇庆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2993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