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全国模范 | 马文生:调解工作不仅在口,更在于心

时间:2023-11-23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日前,全国调解工作会议召开,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首都司法行政系统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8名调解员荣获表彰。开设“全国模范”专栏,为您带来他们的故事......

  今天一起走近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马文生

  

  调解员简介

  马文生,海淀区羊坊店街道铁西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3年来深耕人民调解服务,用实力走出一条温情调解之路。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50余件次,达成书面调解协议80余件次。

  用人民调解维护地区平安

  2008奥运会期间带领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成功化解因施工扰民引起的矛盾纠纷,维护居民合法利益,为施工方化解了施工障碍,使纠纷双方达成了互谅互让协议;2012年,马文生用长达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化解了社区居民和某单位长达二十多年因“房屋使用权”引起的纠纷。

  马文生所在的铁西社区地处西客站北侧,人民调解工作尤为重要。23年的调解工作中,她用汗水赢得居民的认可,用真诚换来群众的信任,在法律面前,用智慧的双赢,使双方达成了互利互惠的和解。

  用专业特长打出调解“组合拳”

  社区王阿姨性格多疑,和邻居的关系不太好。为解决王阿姨的问题,马文生运用心理学方法,联合当地派出所,共同为王阿姨做心理工作。与居委会的同事们再三商量,主动到家中看望王阿姨,热情主动地和她打招呼,切实提升王阿姨的幸福感。

  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马文生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专业领军人才。十余年来,她坚持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北京市首批社会心理督导师资格,建立了北京市第一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她在铁西社区积极探索将心理服务技能、社会工作方法融入社区人民调解,实现“组合拳”调解办案方法。

  

  坚持调解工作“在路上”

  马文生认为,在基层治理中人民调解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良心活儿”。调解工作表面上看是促进关系的和谐、秩序的稳定,其更深的内涵是推进人内在感知上责、权、利三者的平衡与协调。

  23年的人民调解工作中,马文生经历了老旧社区拆违、社区改造、社区创建评比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居民给出的“各种考卷”成就了她一路学习、增长本领的机会,练就了她包容、担当的心胸。在调解工作的实践中学思践悟,马文生总结出了一套社区调解经验:一是调解前要“充足备课”;二是人民调解员应有中立态度,给予当事人平等和尊重的感觉;三是协助澄清不明了的观点,将诉求摆在桌面上;四是善于发现和肯定当事人积极解决问题的动意和态度;五是聚焦问题主线,推进协商进程,高效办案。

  

  


原文链接:http://sfj.beijing.gov.cn/sfj/sfdt/dwjs30/43628415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