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社矫对象的“摆渡人”滕万刚:“社区矫正不仅需要法律严管,更要有温情帮扶”

时间:2023-10-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这么多年了,感谢党和政府没有放弃我,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在佛山市禅城区接受社区矫正的对象唐强(化名)双手作揖,对上门看望他的佛山市禅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滕万刚不停道谢。

  在政法线工作二十年,滕万刚做过调解纠纷的民警,也干过思维敏捷的刑侦,而在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则让他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与获得感。

  p1-社矫对象的“摆渡人”滕万刚:“社区矫正不仅需要法律严管,更要有温情帮扶” .jpg

  滕万刚(左2)到矫正对象家里探访。/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佳雨摄

  温情铺就回归路做矫正对象的“摆渡人”

  社区矫正工作是对人的矫正与教育,既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又要在思想上进行提升。滕万刚对待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不只是严格管理,更时常关心、帮助他们,耐心尝试和他们交朋友,“正行”的同时,更要“矫心”。

  2019年,17岁的小李(化名),因父母常年忙于生意,疏忽对他的关心教育,小李在校期间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宣告缓刑进行社区矫正。

  因为曾经的冲动,让小李(化名)在学校被同学疏远,在家里也与父母争吵不断,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一度认为已被这个社会抛弃。入矫初期,小李我行我素,不服从管教已成家常便饭。为此,滕万刚与同事们深入走访了其家庭学校,对小李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全面了解。为不影响小李在校的学习,滕万刚常在下班后或周末与小李谈心交流。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从刚开始的陌生,到后面的畅所欲言,滕万刚了解到小李的本质其实并不坏。

  “社区矫正虽是矫正一个人,但要实现矫心正行,需要其整个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滕万刚利用空余时间,经常拜访小李父母,主动分享了自己作为家长的经验。同时,他还联合矫正小组成员,为小李认真规划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荏苒两载,在家人和工作人员帮助下,小李成功按期解除矫正。令人欣慰的是,小李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此外,他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因为他深切感受到,社区矫正不仅需要法律严管,更要有温情帮扶。

  创新开拓新方法让社区矫正走向智慧化

  佛山市禅城区司法局自2010年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社区矫正对象逐年增加,面对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滕万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在职党员与非在职党员力量,深入开展党业融合。

  他创新联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点亮心灯促回归”心理矫治课堂,通过院校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心理服务,探索出了“社区矫正+高校”的共建新模式。

  同时,他还结对广东蓝天救援队,打造“双蓝”品牌,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找到就业机会。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公、检、法、司各部门合力推进,在执行过程中也必须保证时效和执行程序的规范化。滕万刚利用自己专业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创新引入区块链技术,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区块链+社区矫正”联动平台,实现了数据上“链”,有关部门信息共享,改变了以往文书材料靠邮寄,人员信息反复核验的低效工作模式。据了解,该项目曾获评“全国智慧司法十大创新案例”。

  社区矫正工作是平凡的,但又是最不平凡的。滕万刚表示,通过矫正成功帮助对象迷途知返,重返社会,才是真正完成执法链条的“最末端”。未来,他将继续奋战在社区矫正工作一线,用真心、真情书写禅城社区矫正工作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2670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