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最美法律服务人 | 车莹:践行新时代的“侠义精神”

时间:2023-09-13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榜样·最美法律服务人

  

  车莹,现任北京市朝阳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七年间,她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咨询4万余人次,受理审核、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上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受援人的“守护者”

  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有面“民心墙”,它是用一面面缩小版的锦旗拼凑而成,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曾经是一份迷茫和无助、一份渴望和期待。很多时候,我们要做扶弱济贫、匡扶正义的“侠客”。

  

  受理李大妈的案件

  

  李大妈送来锦旗

  年过七旬的李大妈常年和儿子住在一起,后房屋被拆,她和儿子准备搬回老伴的住处时,遭到拒绝,母子俩把被褥铺在家门口的楼道里住下,一住8个月。她老伴偷偷卖了房子,并完成了变更登记。李大妈找到了朝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车莹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为李大妈开辟了绿色通道,并向法院申请为其减免诉讼费。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法律援助中心先后为李大妈提供了确认合同无效、离婚、排除妨害等3个案件的法律援助服务。车莹多次组织援助律师团队集体讨论案情,制定了多套诉讼策略。2022年初,离婚案胜诉,法院从维护李大妈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未支持她老伴的离婚请求;2022年6月,确认合同无效案一审宣判,法院认定买房人不构成善意取得,并支持房产登记在夫妇二人名下;一个月后,排除妨害案件也有了结果,法院判决其老伴每月支付给李大妈4000元的扶养费以保证其正常生活。

  至此,李大妈的3个案件均以胜诉告终。今年5月,李大妈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房产证。她来送锦旗的时候,落下激动的泪水,她说:“要是没有法律援助,我就真的无家可归了,谢谢你们!”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法律援助不仅是为群众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很多时候,倾听他们的声音、安抚他们的情绪,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和律师沟通案件进展

  

  受理案件

  王女士小产后,丈夫不仅要离婚还多次家庭暴力,致使王女士患上了重度抑郁,一只眼睛失明,身体多项机能出现问题。咨询过程中,王女士情绪激动,还有自杀倾向。

  2022年9月,王女士提出了援助申请,整个援助过程中,车莹亲自督办,联系了年纪相仿、有心理学相关知识且办理妇女离婚纠纷经验丰富的女律师。

  受理案件半年后,王女士拨打12345热线提出表扬,她说:“车莹主任每次接待我都特别有耐心,一聊就两三个小时,她愿意听我倾诉,帮我分析法律问题,是朝阳法援给了我生存下来的勇气。”

  应援尽援、能援则援,别落下一个受援人。

  

  老大爷要回养老钱

  年过八旬的张大爷住河北省张家口市,因住朝阳区的债务人欠其50万元——这是张大爷的养老钱,他向朝阳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咨询是否能够给予援助。

  虽然张大爷不能来北京,相关程序办理以及后续开展工作比较复杂,但车莹还是受理了案件。特事特办,立刻就办,车莹当日将法律援助申请表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寄给了张大爷,在电话中耐心讲解。张大爷几度哽咽,他说:“打了这么多电话,终于有人管我了!”最终,张大爷和债务人达成协议,欠款将于2023年年底将全部还清。

  民心品牌的“宣传员”

  

  为老年人解答法律问题

  车莹担任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以来,通过打造一张“立体化服务网”、建立“精准化服务和部门联动化解纠纷”两大机制,将法援队伍、案件质量和品牌宣传作为三大支撑,探索出“一网两翼三支撑”的法律援助工作新模式。

  为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宣传力度,提升“朝阳法援”民心品牌效应,车莹走进工地为农民工群体送去法律援助小折页,讲解如何维权以及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走进社区,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普及婚姻家庭、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走进中小学,告诉孩子们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走进监狱,开展法律援助进监狱志愿服务活动,为服刑人员解答法律问题。

  车莹借助线上媒体平台打造精品法律援助案例,以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微视频通过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台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送法进工地、进校园、进社区

  车莹说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就是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将关怀和温暖通过法律援助的形式传递给每一位受援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原文链接:http://sfj.beijing.gov.cn/sfj/sfdt/dwjs30/436224627/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