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新华社】青岛自贸片区建立“海员司法救助资金池”创新机制

时间:2023-08-09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新华社客户端青岛8月4日电(鲍福玉 娄雅灵)8月3日,青岛海事法院、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和青岛才企综合服务集团联合签订《海员司法救助资金池项目合作备忘录》《海员司法救助资金池委托管理协议》,合力解决海员遣返问题,保障船员基本生活权益。

  “海员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不仅关系船舶与货物安全,还关乎航运安全、海洋环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海事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张冬青表示,由于世界经济下行、航运业发展低迷,船东弃船现象屡屡发生,海员被遗弃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海事司法实践中,涉船员纠纷占比较大。在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维护船员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中,2015年至2020年,全国海事法院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收案数占所有案件数的比重为17%-30%不等。在青岛海事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外籍船舶、国际海员因海难事故或海事纠纷被遗弃我国水域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分析IMO/ILO(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的海员被遗弃数据库发现,89%的国际海员被遗弃发生在第三国水域。其中航运多头管理,资金、船舶、海员跨境流动,资金来源与保障,法律适用争议等环节和问题,严重制约了海员换班与遣返,是妥善解决相关案件的难点。

  此次合作设立的海员司法救助资金池(以下简称资金池),是青岛自贸片区管委设立,为海员因海事事故或者其他海事纠纷被遗弃在中国海域需遣返的情形提供资金支持与帮助的专项资金。资金池适用于由青岛海事法院推送的,船舶因海事纠纷被扣押,海员需要遣返的情形;或青岛海事法院推送的,船舶未被扣押,船舶经营人和所有人拒不提供船舶物资、宣布弃船等情况,导致海员滞留船上产生海事纠纷,需要遣返的情形。三方将通过先行垫付资金、债权转让和债权追偿等方式,破解海员救助难题。通过上述举措,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海员的合法权益,为航运贸易金融发展营造良好人力资源环境,助力提升青岛自贸片区港航物流方面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共同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sdcourt.gov.cn/nwglpt/_2343835/_2532828/12060695/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