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天堂河强戒所民警李娜:去掉污渍,还是一件白衬衣

时间:2023-07-27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戒毒被誉为世界性难题,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什么?她坚守戒毒一线17年,帮助数百人挣脱毒品桎梏,用灵魂唤醒灵魂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正中心民警李娜。

  

  

  李 娜 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正中心主任

  2012年获评北京市政法系统第四届优秀人才奖;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戒毒局教育戒治专家;2019年被司法部授予首批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教育戒治专家; 工作期间,李娜曾荣获个人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嘉奖6次;2021年12月,她被评为第四届“首都监狱戒毒卫士”。

  以心破冰 做照亮迷途的点灯者

  李娜曾有这样一位戒毒学员,他患有强迫性咳嗽,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通过学员撰写的成长经历,李娜得知他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爸爸对他要求特别严格,一次车祸事故使他的口腔受到严重创伤并开始咳嗽,可每次咳嗽都会招致父亲的批评,口腔疾病治愈,咳嗽却一直延续了下来......“我希望爸爸很关心我、爱我。”这名学员对李娜说。

  

  

  吸毒人员既是病人又是违法者,更是受害者。李娜更习惯称呼他们为学员,通过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人生方向,掌握戒毒方法,保持良好的操守。

  新入所的戒毒人员,在戒毒民警指导下撰写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民警和戒毒人员的互动,使民警对戒毒人员的成长史、戒毒史、吸毒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成长经历中得知并化解他们的心结,提升其内在价值感,让他们有信心战胜毒品。

  找准靶点 重建健康心理

  戒毒人员小丽年仅18岁,因跟随男朋友吸毒后进了强戒所,男朋友也抛弃了她,小丽开始破罐破摔,甚至对人生也失去希望。针对此情况,李娜和戒毒民警请小丽去做心理沙盘,小丽摆出棺材、墓碑等形象,说着她想起了母亲,母亲使她感到温暖......

  

  对于强戒人员来说,一般度过7天到14天的生理脱毒期后,脱离毒品带来的生理反应就会大大减轻。此后他们面临的是戒断心理对毒品的依赖,因此帮助强戒人员克服负面情绪,戒断心瘾是李娜和同事们戒毒工作的核心。除了心理咨询,强戒所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戒毒理念和方法,联手社会上更专业的力量,引入循证戒治工作思路,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操作的工作方法。

  上述案例中的沙盘是其中的心理治疗手段之一。此外,2011年强戒所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开展戒毒人员正念防复发训练,提高戒毒人员对复吸的觉察;针对戒毒人员特点研发的内省戒治项目,对照论语中有智慧的人进行反思,提高他们戒毒的动力;强戒所中配备虚拟现实训练室,依托引进和研发的训练设备对戒毒人员开展脱敏训练。

  持续跟踪 用灵魂唤醒灵魂

  “李老师,我有一天还会回到强戒所!”一名戒毒人员在离开咨询室时,对李娜说。怀疑自己戒毒成果的同时,李娜问起原因,戒毒人员说,“如果我再回来,就是和您一样,是向毒品作战的斗士!”最终他做到了,这名戒毒人员参加了一系列禁毒志愿活动。

  

  

  “我们的工作是用灵魂唤醒灵魂,我很喜欢他们称呼我为老师。”李娜说。戒毒人员成功戒毒回归到社会后,强戒所还会继续关注他们。戒毒人员解除强戒后,强戒所会对其进行详细登记,针对后续联系征求他们的个人意愿,如果想得到强戒所内持续的帮助,也会提供一些途径找到戒毒民警。

  “如果把戒毒人员比喻成一件白衬衣,那么吸毒就是白衬衣上的一些污渍,我们戒毒的过程就是把污渍去掉,去掉污渍后还是一件白衬衣,我们也希望每个戒毒人员都成为这样一件白衬衣。”李娜说。

  

  


原文链接:http://sfj.beijing.gov.cn/sfj/sfdt/dwjs30/32613897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