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解析 > 正文

司法部新闻发布会介绍天津公证便民利民好做法

时间:2023-07-21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市司法局  

  

  日前,司法部举行“减证便民:让公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局局长刘福臣、中国公证协会秘书长曹阳、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处长刘鹏、天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二处处长赵莉、山东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董敬贵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司法部新闻发言人李子顺主持。

  李子顺介绍,近年来,司法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公证为民办实事,健全完善公证利企便民制度和服务机制,出台一大批减证便民服务措施。全国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坚守公证初心,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推出多项利企便民服务措施,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前不久,司法部推出一批公证便民服务新举措,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特别是北京、天津、山东三地在减证便民方面有许多特色工作和亮点成效,努力做到了办“群众事”、贴“群众心”、解“群众难”。

  新闻发布会上,赵莉介绍了天津公证行业相关工作情况。赵莉介绍,天津市公证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公证公益属性和公证执业为民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公证法律服务为民便民贴心举措,将优化服务,便民利民落到实处。一是不断推进“五减四办”,转变公证服务理念和模式。持续推进“五减四办”改革,在受理申请、审查核实、审批出证等全流程“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次数”,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跑路多”等问题。具体措施为:规范、精简公证证明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坚持首问负责制、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度;扩大“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公证事项范围,推广“跨省通办”公证业务。二是延伸服务链条,构建公证法律服务新格局。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加强风险提示等延伸服务,将公证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三是运用好“互联网+公证”,满足当事人便利化、个性化公证法律服务需求。扩大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已经和23家使领馆合作办理了128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同胞享受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果。

  

  


原文链接:http://sf.tj.gov.cn/XWDT5156/SFXZYW1929/202307/t20230710_63482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