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讯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与你有关!内蒙古高院“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来了

时间:2021-07-10   作者:   来源:  

  1.制定出台《内蒙古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三十条)》和《内蒙古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监控指标体系2021(试行)》,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制定发布《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书》《涉企行政行为法律风险提示书》,发挥司法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3.开展行政争议诉前调解,与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检察院共同搭建纠纷调解平台,委托专业协会对争议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对调解书进行司法确认赋予执行力,推动诉源治理,形成解决老百姓实质需求的便捷方式。

  4.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微信公众平台公布网上立案操作流程指引,内蒙古移动微法院微信程序立案操作指引,引导群众对一审、二审、首次执行、自赔案件、民事再审案件进行网上立案。设置诉讼服务远程柜台,积极开通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实现全时段、智能化诉讼服务。

  5.全面推行诉讼费智慧缴纳服务,公布诉讼费智慧缴费场景操作指南,引导群众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缴纳诉讼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6.在全区法院全面推行目的地集中打印邮寄送达法律文书,通过集中打印邮寄送达,降低远途送达成本,提高法律文书送达的精准性,方便群众诉讼。

  7.规范立案窗口建设,对符合立案要求的,严格落实“一次办”、“马上办”等工作制度,提高当场立案率;对不符合立案要求的,无法当场解决的,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

  8.加强执行案款发放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规范化,提高执行案件标的到位率,增强申请人获得感和人民满意度。

  9.积极指导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辖区矛盾纠纷突出特点,健全完善涉及农村土地确权纠纷、征地后农村人口就业指引等方面的司法服务措施,助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

  10.开展送法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等活动,运用法院开放日、庭审观摩、建立法治现场教学基地等形式,以案释法,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