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偷偷加“料”的保健糖果

时间:2023-03-16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院医生翟某某在自家生产的“花粉山药糖”浓缩型压片糖果中违规添加“格列本脲”,引发顾客不适,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格列本脲,又叫优降糖,是一种降糖效果明显的处方西药,但是由于副作用比较明显,如若病人长期大量服用,会造成低血糖和肾病,甚至引发死亡,因此该药只有特定人群才可使用,而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在不知情情况下服用是非常危险的。

  案情回顾

  2019年以来,被告人翟某某在其父亲住处生产的“花粉山药糖”浓缩型压片糖果中添加“格列本脲”等非食品原料,通过马某某和张某某对外销售。被害人独某某、侯某某服食后感觉头疼、头晕,遂报案。经济源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被告人翟某某销售的“花粉山药糖”浓缩型压片糖果中含有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格列本脲”成分。经检测,涉案“花粉山药糖”浓缩压片糖果中的“格列本脲”含量为2.07×10³mg/kg,远超4mg/kg的限定标准。案发后,被告人翟某某退出违法所得4万元。

  审理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翟某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本案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被告人在案发后的表现,判处被告人翟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八万元,对被告人翟某某退出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法官说法

  我国刑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此告诫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要合法、合规、诚信经营,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换来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对来路不明的保健品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原文链接: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474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