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科普宣教 > 正文

黔东南州:聚焦共建共治共享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时间:2023-01-31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近年来,黔东南州在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以法治宣传教育为先导,不断培养全民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创新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强化诉源治理,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等方面成效明显。

  一是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为组织实施好“八五”普法规划,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州委依法治州办、州司法局、州法宣办联合印发《2022年度普法主题宣传月活动方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督促每个责任主体单位整合资源,共同奏响普法大合唱。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为重点,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桥头堡”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以及民生权益保障、扫黑除恶、禁毒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州融媒体中心《法治黔东南》电视栏目,围绕热点法治新闻,及时宣传法治黔东南建设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州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流动法庭、巡回法庭开到乡间村寨,走近群众生活,大力开展旁听庭审和见证执行以案释法。州检察院将恢复性司法理念与检察办案相结合,在司法环节嵌入普法,开展“补植复绿”修复受损生态的经验做法获得最高检的充分肯定。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执法部门积极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裁决中开展典型案例普法,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法治建设,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台江县多种形式开展法治进乡村 普法惠民生活动

  二是夯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建设,建有州级综治中心1个,县级综治中心16个,乡级综治中心217个,村级综治中心2432个,共划分网格15764个,其中城市网格3227个、农村网格12016个、专属网格521个,配备网格员21374人,划分“十联户”单元96009个,实现“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十联户”铁三角全覆盖,开展好“社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政策法规联宣、困难家庭联帮、邻里互助联动、文明新风联树”等“十联”工作,全面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凯里市舟溪镇青龙村风雨长廊召开“激活群众自治队伍•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坝坝会上,青龙村各十联户长畅所欲言,就提高村级治理水平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是发挥村“两委”依法治理作用,助推民主法治示范创建。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州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积极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省级141个、州级122个。聚焦解决高价彩礼、铺张浪费、早婚早育、乡风文明、环境卫生等基层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积极创新推进“院坝协商”试点改革,通过搭建“民情坝坝会”平台,依托农家院坝、鼓楼凉亭、风雨长廊、社区广场等场所搭建“院坝协商”阵地,将各类民主协商触角延至基层。黔东南“五到一线”院坝协商模式获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充分肯定,全省政协“院坝协商”工作座谈会在黔东南州召开,以“院坝协商”工作规则作为全省规则推广施行。台江县台盘村积极推行“村级院坝会”加强民主协商,通过“村规民约+寨老+民主评议团”等加强管理,确保基层民主贯彻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形成了百姓事百姓定的“村BA”精神,以基层治理的实效焕发了黔东南美丽乡村、活力乡村的魅力。

  四是强化诉源治理,依法有效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州法院关于持续推进诉源治理的“十条措施”》,持续巩固诉源治理成效。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推动诉调、访调机制建设,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加强对医疗、婚姻家庭、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山林土地、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源头排查,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累计排查纠纷15515次,调解14559件,成功12941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2年通过复议调解,实质化解行政争议169件。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pfyfzl/202301/t20230129_780263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