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地市局长谈|李小燕:努力开创珠海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3-01-05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尚属首次,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法治、奉法强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近日,珠海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燕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珠海市司法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珠海司法行政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好“一个统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美好蓝图,珠海市司法局如何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开创珠海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当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正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我们充分运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班、‘法先锋学堂’‘法先锋青年说’等载体,组织全局干警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李小燕表示,珠海市司法局聚焦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的重难点问题,确定20项“深调研”课题,深入研究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思路和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系统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李小燕表示,珠海市司法局将统筹做好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推动职能,组织实施好珠海法治建设的三个五年规划,一体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认真总结珠海连续5年获评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优秀”等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法治珠海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继续发掘、培育一批如《珠海法治蓝皮书》、“律道”建设等具有特色的法治珠海建设品牌,办好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珠海各项工作。

  积极履行“四大职能”突出抓好“两大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李小燕表示,珠海市司法局将紧扣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全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具体而言,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围绕城市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加强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擦亮“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个“金字招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府院联动组建的“八个专项团队”作用,为企业和群众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高质量实施珠海市“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快推进珠海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宪法与基本法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发挥市调解协会作为国内首家跨区域大调解协会的优势,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珠海。

  抓好法治服务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和“产业第一”是珠海市司法局的两大重点工作。珠海市司法局将秉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理念,不断完善“立法直通车”制度,深化全国首个涉外涉港澳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加强珠港澳三地法律服务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联营律师事务所优势,推进横琴法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持续推进珠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李小燕表示,珠海市司法局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决策部署,在产业发展重点措施出台、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5.0产业新空间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高效法律服务。落实好法治服务保障“产业第一”十项举措以及助企纾困二十条措施,并持续推出更多更好的新举措。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广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做好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法治成为珠海奋进新征程的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0741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