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现场PK调解“真功夫”!佛山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时间:2022-12-22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打造金牌调解员队伍,筑牢“第一道防线”。近日,由佛山市司法局、佛山市调解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顺德区司法局承办,各区司法局通力协办的佛山市首届调解员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顺德开赛,并进行网上同步直播,六支分别代表市直、各区司法局的调解员队伍同场竞技,全方位展示调解“真功夫”。

  

  

  三大环节考察调解团队作战能力

  本次总决赛以团队作战的形式进行,由佛山市直调委会、各区司法局各自选拔3名调解员组团参赛。为了全方位地考察六支队伍的综合实力,总决赛设置了单枪匹马(必答题)、奋勇争先(抢答题)、身临其境(案例分析题)三个环节,务求让每支队伍赛出真水平。

  nEO_IMG_p1-现场PK调解“真功夫”!佛山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jpg

  佛山市首届调解员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开赛,以团队作战的形式进行。

  案例分析题是本届大赛的重头戏,组委会精选了6个具有代表性,分别来自建筑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高空坠物、拆迁补偿款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典型案例,制作成案例视频。参赛队伍需即场指出矛盾焦点所在,并制定、讲解调解思路、方案。这既考察选手们的专业知识、经验储备,更考验选手的实战调解能力。

  nEO_IMG_p2-现场PK调解“真功夫”!佛山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jpg

  参赛队伍现场PK

  人民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的纠纷化解方式,在社会治理和平安城市的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赞扬。本届大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励广大调解员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向社会展示了佛山调解员的职业风采,增强调解员职业自豪感,进一步加强了调解员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学业务、练本领、促和谐”,围绕本届大赛的这一主题,组委会以训促赛,在大赛之初,就随即启动了调解技能“充电桩”——系列培训课程,邀请来自高校、党校、法院的6位专家,精心打磨了6个主题的培训课程,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知识、调解技能等方面,其中三个主题课程采用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参赛人民调解员们集中“充电”。

  nEO_IMG_p3-现场PK调解“真功夫”!佛山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jpg

  今年10月,大赛系列培训第一场在顺德大良开班

  大赛自今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各调解组织、广大调解员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在全市掀起了“学业务、练本领、促和谐”的良好氛围。截至12月11日,相关课程和试题陆续上线大赛专用小程序,累计有近千名调解员登录学习和答题,近万人次在线学习。培训直播累计8333人次观看和学习。

  经过大赛前期的系列培训,调解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按照大赛规则,个人赛采用积分制,观看课程和线上答题均可获得相应积分。个人赛总成绩以个人最终积分和答题时间作为评比依据。经过两个多月6场主题培训和线上考试,涌现了一批好学且专业知识扎实的调解员,10名调解员以满分的好成绩获得了个人赛优秀奖。

  nEO_IMG_p4-现场PK调解“真功夫”!佛山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jpg

  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近年来,佛山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落实构建群众诉求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方面,“六调”对接机制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在全省率先推动成立了地级市“三调融合”平台,提升调解工作的指导水平。

  据了解,目前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建立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事业单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已有1459个,涵盖全市基层村(社区)、工业园区、行业协会以及医疗、物业、婚姻家庭、保险、知识产权、金融和消费等专业领域,共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1650人。今年以来,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万多次,调解案件24000多宗,调解成功率达到98%。

  nEO_IMG_p5-现场PK调解“真功夫”!佛山以训促赛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能力 .jpg

  本次大赛以赛促练,全面提升调解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0694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