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科普宣教 > 正文

商洛市以“五联模式”助推“八五”普法深入开展

时间:2022-11-16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八五”普法启动实施以来,商洛市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为主线,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关键措施、扩大示范创建、突出宣传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全方位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和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下联抓,织密法治宣传组织网。在充分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作用的基础上,提请市委成立了市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使普法成员单位从15个增加到50个。组建全市普法工作“一团三队”(“八五”普法讲师团、义务普法宣传队、法治文艺宣传队和普法志愿者队伍)230余个2200余人。市、县、镇、村四级普法组织领导机构、专业普法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普遍建立,形成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法治宣传网络体系。市、县党委会、人大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23次专门听取“八五”普法有关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提出要求,纳入季度督查事项和年度法治建设考核重要内容,保障法治宣传开展。

  机制联建,拧紧法治宣传责任链。全市普遍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修订完善了新一轮“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落实了各级各部门普法责任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法制度、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制度等。市、县党委政府全面推行了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治讲座等12项长效工作制度,以制度为抓手,夯实了法治宣传责任。

  法律联普,彰显法治宣传新成效。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和党内法规为重点,实行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主体单位参与、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的普法新模式,通过落实“以讲促学、以考促学、以督促学”等措施,提升联合普法效果。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读书和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法治宣传活动,为全市529所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460名,实现每周讲一节法治课的目标;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以“订单式、菜单式”为主要内容的“法润商山大讲堂”活动,开展法治宣讲59场;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委网信办联合, 组织53740名干部群众参加全市“八五”普法知识网络答题活动;与各级法院联系,常态化开展庭审旁听活动;与宣传、环保、国安、应急等部门联合,扎实开展“三下乡”、秦岭生态保护、国家安全法、安全生产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与相关业务部门联合,聚力开展“法律九进”活动,受教育干部群众达10余万人,彰显了法治宣传新成效。

  示范联创,树牢法治宣传新标杆。市司法局与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制定了《商洛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商洛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及动态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指导各县区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和“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命名活动;坚持市县联动,加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街道、法治广场、法治景区、法治宣传栏等普法阵地建设,全方位融入法治元素,发挥阵地平台的熏陶教育作用;打造以案普法、以案释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普法品牌,树牢法治宣传新标杆。

  宣传联手,合奏法治宣传最强音。全方位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交流合作,及时召开商洛市“八五”普法宣传座谈会,出台商洛市法治建设暨“八五”普法宣传方案。继续做实做强与市级媒体的宣传合作,建立了与商洛电视台、商洛日报社、商洛新闻网的合作机制;扩大在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法治日报、西部法制报、西西新闻等中省主流媒体的宣传阵地,使商洛法治宣传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发声;持续发挥新媒体优势作用,升级改版商洛市司法局政务门户网站,大力开展网上普法活动。加大商洛普法微信公众号、法治商洛今日头条号、法治商洛政务微博宣传力度,提高普法宣传的频次和数量,营造“报网端微屏”同频共振、新旧媒体纵横交织、全域覆盖的法治宣传态势。

  


原文链接:http://sft.shaanxi.gov.cn/cfxz/pfyyfcl/629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