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调研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

时间:2022-09-17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

  石榴云/新疆日报评论员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也是对2500多万天山儿女的殷切期望。

  

  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刻考量,体现了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的共同意志。

  

  从“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所在和价值追求,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做好文化润疆工作,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加鲜活、更有说服力的正确阐释;要健全完善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全方位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语言是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形成共识的桥梁,要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科学优化参与范围、活动频次、走访方式等,丰富完善载体、健全体制机制、拓展广度深度;要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积极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汇聚起建设美好新疆的强大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巩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天山南北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必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xj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9/id/69070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