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大作为——雁塔法院“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纪实
时间:2022-09-03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近日,西安市雁塔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收到“高效规范办实事、热情贴心为人民”“急人所急、热忱服务”两面锦旗,它们分别来自一位来西安打拼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他们对窗口事务处理的高效便民和值班人员李宁、武韬同志热心细致的服务给予高度赞扬。
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雁塔区法院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的积极举措,深入践行“1863”工作法的具体体现,回应群众新期盼、新要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法院与当事人的“连心桥”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着力解决当事人在诉讼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无法成功办理、办结的事项,通过沟通联系、催促办理、释法明理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自2021年5月窗口设立以来共受理群众反映事项89件,已将反映事项全部办结,帮助群众将“办不成事”变成“办得成事”,提升了诉讼服务综合水平,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我耳朵听不太清了、眼睛也有点模糊了,我去哪里办事都不方便,经常要跑好几回。但这次在立案庭办事是很快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把具体程序解释得很明白,耐心指导我规范填写相关资料。这种认真负责、不厌其烦的服务态度让我很感动。”在窗口值班干警武韬的耐心帮助下,老人顺利办理了相关手续。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提升诉讼服务的“新路径”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诉讼服务工作中的一面的镜子,照出相关干警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群众反映“办不了、不给办”事项,由窗口负责人雁塔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董超拟办意见、庭长贾宇润签发,并在必要时候向责任部门派发“督办单”,督促办理。对于诉讼服务工作人员存在的消极懈怠、推诿扯皮、态度恶劣等作风问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实现自我监督、自我革命,督促各窗口及时改进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类似问题不再重复出现,为群众真办事、办成事、办好事。
“你们真好,让我觉得办事更加容易了,让我感受到法院也是敢于主动发现错误。”这是诉前调解案件当事人在向窗口反映调解案件办理问题后发出的赞扬,也是立案庭庭长贾宇润第一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约谈、整改后的效果。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拓宽信访渠道的“实举措”
进一步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职能,实行“首问负责制”,由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轮流值班,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将涉诉信访化解工作前移至办事窗口,推动矛盾化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合理引导群众依法办事,避免产生信访隐患。窗口工作人员对所有反映的“办不成事”事项实行统一登记汇总,闭环管理。定期汇总分析,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及时改进有关制度流程,避免重复出现,并就办理问题进行跟踪回访。将“差评”问题作为优化办事流程、动态调整办事指南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对你们的办理非常满意,谢谢你们。”值班干警李宁积极协调,帮助一名残疾老人调取了二十年前案件判决书,他满含热泪地在评价本上写下“非常满意”。
下一步,雁塔区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便利群众为导向,以提高服务、惠及群众为目标,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职能,出台更多便民、利民的诉讼服务举措,让小窗口释放大能量。
原文链接:https://sx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8/id/68830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9-03每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 2022-09-0399本卷宗
- 2022-09-03最优方案
- 2022-09-03庭里的“小白板”
- 2022-09-03两面锦旗四颗心
- 2022-09-03禹州法院:把法庭“搬”进村...
- 2022-09-03“窗口”人的春夏秋冬
- 2022-09-03陪审有感——在法庭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