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 “司法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湖北高院成功举行
时间:2022-09-03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8月3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司法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湖北高院成功举行。该课题由湖北高院与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联合申报并获立项。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明义,三级高级法官孙茜,湖北高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覃文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秦天宝出席会议。
课题组主持人秦天宝教授介绍了课题实施计划,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重点内容、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效等。课题组成员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海嵩教授、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研究员虞楚箫、省法院环资庭副庭长张之婧、武汉海事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良志、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法务合规部负责人肖林,分别作了发言,提出了对课题实施计划和研究提纲的意见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明义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明义指出,该课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相关立法还不完善的背景下,针对碳排放权的基本属性、双碳目标下的司法职能定位、司法规范、审判机制等开展研究,将学术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计划内容全面,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框架系统完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加强对民法典与本课题相关条款的研究,将规制涉碳数据全面准确申报以及在碳排放权执行案件中面临的疑难问题和解决思路纳入研究范围,同时要注重加强域外立法和案例研究。
湖北高院覃文萍常务副院长指出,课题组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在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和研究室的指导下,注重课题研究站位的全局性、注重调研样本的典型性、调研过程的亲历性、调研方式的创新性、调研成果的实效性,确保研究工作出成果、出实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课题研究工作。
一是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此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窗口期。服务保障双碳目标实现,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打造优秀调研成果和司法案例。要抓紧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做好基础性、前瞻性理论研究,要出一批优秀案例,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文章,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要充分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台,参与制定行业规则。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国家级功能平台,要充分挖掘碳排放权交易这座“富矿”,努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规则体系制定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营造有利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国际法律环境。
四是要注重分工协作,形成研究合力。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优势和法院的实践优势,确保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既具备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性,也具有创新之处。
五是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省法院研究室要全力承担起统筹协调的任务,加强与最高法院的沟通联络,及时对研究过程中反映的难点和症结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六是要做好成果转化,促进研究效益最大化。课题组要争取多发表学术文章;省法院研究室要将重要阶段性成果以成果要报或调研报告的形式,报送最高人民法院、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参考,确保课题研究的社会效益。
据悉,课题组将在一年内完成课题全部任务,主要阶段性成果将包括一份专题调研报告和2篇专题研究论文,最终研究成果包括一份不低于10万字的专题研究报告、若干份政策咨询报告等。
原文链接:https://hubei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9/id/68928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9-0331台机器设备拍卖处置,这...
- 2022-09-03“订单式”普法 护航水产行...
- 2022-09-03与代表委员面对面 | 徐州...
- 2022-09-03交流互鉴 共护绿水青山—兴...
- 2022-09-03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调解工...
- 2022-09-03模拟法庭进校园 以案释...
- 2022-09-03巡回审理进家门 “磨”上...
- 2022-09-03登门纳谏,共促发展—兴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