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昆: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传承人丨争当“新时代马锡五式好法官”⑩
时间:2022-08-12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法院网
左昆,中共党员,现任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曾荣获“优秀公务员”、“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1、注重调查研究,他的心里有本“明白账”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秉公裁判,让人民群众信服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重要特点。作为一名行政法官 ,左昆用实际行动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一以贯之,做出了让百姓信服的判决。
2021年10月某天,左昆接到了一起张某等7人诉某区政府信息公开案,要求公开已经签订的安置补偿协议。这本是一起可以快速结案的小案件,但通过庭前沟通,左昆了解到原告表面上是申请信息公开,实际是对已经签订的安置补偿协议内容产生了质疑,简单判决只会引发连环诉讼。“我们也知道应当把协议给当事人,但是他们拿了协议转身就要撤销啊,一旦群众都像他们这样告,这后续的征收工作都没办法做了!”政府工作人员在法院急得挠头。“不拿到协议绝不罢休,我们倒是要看看,这铁路法院到底是不是人民的法院?”张某等人大声说道。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要想处理好本案,必须实质化解安置补偿纠纷。”这个念头在左昆的头脑中闪过,随即立马付诸行动。他首先要求某区政府工作人员提前将协议提交法院进行审查。因7名原告房屋大小、建筑结构及户内人口数量都不一样,他先研究了签订补偿方案的基础凭证——评估报告,在确保评估机构的资质、评估程序准确无误情况下,又熬了整整两个通宵将补偿方案的条款与7名原告的协议内容一一对应核算,用计算器将每一项补偿计算精确到小数位,协议内容经核算有误的都进行标注。此时,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本“明白账”。开庭时,他从案卷中翻出一摞勾勾画画的草稿纸和自己制作的账目表格,村民和政府都愣住了,没想到法官已经先他们一步把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法庭上,左昆坚持用方案和数字说话。庭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双方说,“这起案子想要解决需要政府积极履行承诺,彰显自己的公信力,更需要广大群众对政府征收工作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区政府放下顾虑,当庭提供了安置补偿协议,并承诺协议有错的改错,没错的尽快兑现。原告在法庭上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铁路法院的法官为人民解决实事,我心服口服,这官司我们不打了!”随即当庭撤诉。
2、司法高效便民,他是为民解困的“践行者”
左昆坚持便民利民,将司法工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处处以方便群众为目的。他借助线上开庭等多种方式开展“远程办案模式”,满足了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诉讼需求;大力推广电子送达、简化裁判文书和推行要素式审判等方式,总结了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减轻了群众诉讼负担。
2022年6月某天,多名群众来法院立案,由于起诉状中的诉讼请求不明确,不符合立案法定条件。经诉服工作人员多次解释并要求修改无果后,工作人员准备依法制作不予立案裁定。群众一听着急地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喊:“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告,但是政府拆迁导致房子没水没电的问题法院总要管吧?”其他人也跟着随声附和。看到诉服中心乱成一团,得知事发地离法院并不远,左昆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决定跟随当事人去实地看看。来到项目现场,他了解到,当事人所在小区位于市重点道路规划拆迁范围之内,因为工程进展原因,目前还有一栋楼几十户居民没有搬迁,房屋尚未拆除。但是,小区部分水电管线因为施工被挖断,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大热天的断水断电,让人怎么活?法官你可一定要给我们想办法啊。”在施工现场,几十名群众将左昆围在中间抱怨道。左昆耐心地安抚着大家激动的情绪,并结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向群众释明了法律规定。群众纷纷表示认可,说到:“我们明白了,这下终于知道咋起诉了!”

一般案件从立案到结案要经过法定的答辩期、举证期,有一定的审理期限,为了快速解决居民被断水断电的问题,左昆在征得原被告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基础上,当天就组织了网络开庭。经庭审查明,事情起因系某项目指挥部拆迁时不慎挖断地下预埋管线,导致停电停水,因为疫情原因各方处理不够及时才引发了群众诉讼。庭审结束,左昆又和被告工作人员共同联系电力公司,供水公司,讲明了该案的紧迫性,随后与他们一同前往施工现场,亲眼看着管道再次开挖,重新连接电线。两天时间内,他穿梭于施工现场、指挥部、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刚灰头土脸回到办公室,电话响了,原告打来电话说:“左法官,太感谢你了,已经来电来水了,政府也派人把安置政策彻底讲清楚了,我们支持拆迁,支持咱们大西安发展!”挂上电话,左昆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3、到家里“拉家常”,他实质化解争议“有一套”
“走下审判台,走进群众身边”是马锡五所推崇的一种案件办理方式。而左昆便是此办案方式的践行者。他常说,“要努力倾听人民群众意见,与人民群众距离越近,越能高效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
2016年8月某天,在一起行政允诺纠纷案件中,某县政府为鼓励本县居民招商引资提升县域经济,出台奖励政策文件,承诺完成一定的招商引资按照比例予以奖励。在侯某牵线搭桥后,其自家台胞机缘巧合投资建设了该县一个居住小区。侯某要求政府兑现奖励,但政府却称奖励文件已经被撤销,不予兑现。侯某气愤不已,在多年信访无果后,将某县政府起诉至法院。左昆在正式开庭审理前,通过阅卷发现该案存在超过起诉期限的可能,便决定先去侯某家里看看。由于村路太窄车辆无法通过,炎炎夏日,左昆徒步前往。在村口,他顺手买了一个西瓜,到侯某家里后,先不说案子,边吃西瓜边拉家常,侯某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慢慢的,从谈话中左昆看出侯某其实是对政府当年不履行承诺的态度心怀怨气,多年信访又没有达到其诉求,要的就是一个理字。掌握了侯某的心结,他也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几天后,左昆把协调会开到了侯某家中,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座谈,要求政府正视侯某当年招商引资带来的积极作用,维护政府信誉,并邀请村组负责人等协助作好侯某思想工作。最终,某县政府工作人员向侯某道歉并履行了奖励承诺,侯某的心结彻底打开。

多年来,左昆坚持将实质性化解争议贯穿到审判工作全过程,总结出特有的行政审判协调方法,比如对矛盾突出的土地征收案件,依托各级政府机关运用“外力协助法”;涉及安置补偿利益分配,运用“换位思考法”;对于法律关系明确的信息公开类案件,则注重“实质化解法”。
近五年来,左昆审结各类行政案件2435件,无一超审限案件。
“人民的期盼,就是时代的呼唤。不管形势怎么变、条件怎么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能变。”左昆这样说,也这样坚持着。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带给人民群众有温度的司法体验,以实际行动当好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排头兵、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传承人!
原文链接:https://sx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8/id/684288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8-1231台机器设备拍卖处置,这...
- 2022-08-12“订单式”普法 护航水产行...
- 2022-08-12与代表委员面对面 | 徐州...
- 2022-08-12交流互鉴 共护绿水青山—兴...
- 2022-08-12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调解工...
- 2022-08-12模拟法庭进校园 以案释...
- 2022-08-12巡回审理进家门 “磨”上...
- 2022-08-12登门纳谏,共促发展—兴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