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的故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时间:2022-08-0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过去“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如今“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
从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山沟”,到“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高西沟村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踏上黄土高原,感受绿色接力背后的强大力量。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高西沟村,过去水土流失严重、百姓生活艰难。为了留住水土,高西沟人从1952年开始在山沟里打淤地坝。
“治沟不治坡,到头一场空。”高西沟人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在缓坡修水平梯田,在陡坡种柠条,同时在沟道节节筑坝、层层拦蓄,淤地种植……持续治沟治坡,涵养了水土,增加了粮食产量。
在整山治水的过程中,高西沟人坚持山、水、田、林等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创造了三分之一土地植树造林,三分之一土地种草养牧,三分之一土地种粮务农的“三三制”用地模式。
如今,高西沟村将“三三制”模式调整为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三二一”模式,分别是三份林地、两份草地、一份耕地,成为全国生态治理的先进典型。
经过几十载不懈奋斗,如今高西沟人吃上了“生态饭”,乡村旅游、山地苹果种植等特色产业让村民们搭上“致富快车”。
新时代的高西沟村正在持续巩固拓展生态治理成果,从生态治理走向生态振兴,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court.gov.cn/xinshidai-xiangqing-3683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8-05法治课堂进校园 照亮普法...
- 2022-08-05依法惩治欠薪!最高人民法院...
- 2022-08-05第二师27团司法所多措并举...
- 2022-08-05法治宣传进校园 法律护航伴...
- 2022-08-05珠海市律师行业党委、遵义市...
- 2022-08-05黔南州以法治之力赋能乡村振...
- 2022-08-05昆明盘龙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
- 2022-08-05法治护营商 | 巴南法院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