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监督举报 > 正文

上海启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时间:   作者:   来源:  

原标题:推动破解难点堵点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本市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上海在住建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中始终排名第一。为了持续推动《条例》的贯彻实施,打赢垃圾分类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提升上海生活垃圾治理水平,5月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会。根据执法检查方案,拟在今年9月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执法检查重点聚焦两大方面六项内容,推动有关主体依法履行职责;推动有关方面加强攻坚克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出席并讲话。

《条例》贯彻落实以来,本市垃圾分类实效稳步提高,居民区(村)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87%。今年一季度,可回收物回收量3767吨/日(同比增长86.8%),有害垃圾分出量1.66吨/日(同比增长1741%),湿垃圾分出量7300吨/日(同比增长55.7%),干垃圾处置量11841吨/日(同比下降41.3%)。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介绍,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活垃圾清运总量有所下降,但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出量比例来看,分类实效仍明显高于去年平均水平,与今年预期相符。

同时,上海全市全程分类体系已基本建成。《条例》配套制度日趋完善,市相关部门共制订44项《条例》配套文件。

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崔明华介绍,针对《条例》贯彻落实和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专项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执法检查。

本次执法检查重点聚焦两大方面六项内容:在推动有关主体依法履职,持续巩固提升工作水平方面,聚焦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依照垃圾管理法规履行职责、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执法监管等情况。居民区(村)党组织、居(村)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依法落实“四位一体”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的情况。加强宣传动员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管理,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运等长效管理机制的情况。

在推动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健全全程分类管理体系方面,聚焦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措施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落实情况,特别是菜场垃圾、快递和商品包装物、一次性用品等源头减量情况。聚焦部分垃圾分类滞后的重点行业和场所加强分类投放管理,居民区完善定时定点投放等工作制度,物业企业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以及环卫收运、处置企业全面执行分类要求的情况。聚焦湿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建设及资源化利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构建和扶持政策制定落实,以及资源循环产业规划布局等情况。

为了形成监督合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委托16个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发动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5月上旬至8月上旬是集中开展监督检查的时段,9月常委会会议拟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根据执法检查方案,拟在今年9月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会上,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交流联动开展《条例》执法检查的有关工作安排;浦东新区政府汇报贯彻实施《条例》情况。

  蒋卓庆指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近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要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确保更早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蒋卓庆强调,要重点围绕前端源头减量和提高分类质量、末端提升处置能力和资源循环利用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本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全面履行条例规定的生活垃圾管理职责,推动单位和个人更好履行垃圾分类投放义务。执法检查过程中要加强市、区联动,做到有分有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要深化对共性问题的研究,在“合”字上下功夫;各区人大要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在“分”字上体现特色。要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强总结推广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标准,增强市民法治意识和公共卫生行为自觉。(文仲颖 图展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