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解析 > 正文

我市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专项活动

时间:2022-06-30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市司法局  

  

  依托第32次全国助残日,我市各区司法局和法律援助机构出实招、用实劲、办实事,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专项活动,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一是紧扣重点,精准普法。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残联法律援助工作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播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推送微信文章,大力宣传《法律援助法》《民法典》《残疾人保障法》等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法治讲座、入户法律咨询等活动,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进特教学校、进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把法律知识送到残疾人身边。

  二是打造亮点,精准服务。结合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充分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功能,为残疾人提供7*24小时“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完善残疾人法律服务网络,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部分法律援助机构对高龄、患病、失能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推出“一站式”上门服务、“点援制”和“援调对接”等便民举措,擦亮“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招牌,切实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质量。

  三是找准节点,精准对接。以《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残联的沟通联系,鼓励和支持群团组织根据实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部分法律援助机构围绕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查,为残联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形成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共促共进的良好局面,努力做到依法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合力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质效。

  活动期间,全市共开展集中宣传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800余份,解答各类法律咨询百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质量,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促进残疾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sf.tj.gov.cn/XWDT5156/SFXZYW1929/202205/t20220519_58855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