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社情民意 > 正文

别让困难群体的生活“停摆”

时间:   作者:   来源:  

王石川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日前接受采访,谈及初到武汉的年轻人受到疫情冲击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们在武汉的人脉资源比我们少得多,他们还没有享受这座城市给予他们的便利,就遇到了这样的灾难,很容易乱了方寸。”

疫情裹挟之下,几乎人人受到波及,而对于那些困难群体来说,抗风险能力不强,日子更不好过,很容易乱了方寸,产生无助感和无力感。比如,孤寡老人怎么办?低保户怎么办?上有老下有小却没有多少“存粮”的低收入者怎么办?失去工作断了“收成”的打工者怎么办?

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而那些困难群体恐怕也处于最吃劲的时候,他们还能撑多久?还能熬到哪一步?亟须全社会关注。

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妨走门串户,实地看一看困难群体的生活怎么样,菜篮子有没有菜、米袋子有没有米?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要力所能及地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帮他们渡过难关。

疫情让一些企业陷入停摆,也影响了社会正常运行,但老百姓的生活不能停摆,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更需得到保障。一旦停摆,他们就会陷入困境之中,对未来的信心也随之摧毁。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们唯一的事,就是把这一切都扛下来。”一个“扛”字,充满力量,我们这些人较有生活保障,在扛起自身生活的同时,也要帮助困难群体扛起来。重要的是,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出手,查漏补缺,帮困难群体扛起来。

扶危济困,重在立行。为此,就要通过更有人文关怀的制度安排,真正实现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让困难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当困难群体都能在疫情来袭时获得良好安置,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