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调研 > 正文

买某诉蔡某离婚纠纷案

时间:2021-11-13   作者:   来源:  

  为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新规定,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发布一批家事审判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

  买某与蔡某于2014年2月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二子即蔡某甲、蔡某乙。买某婚后没有工作,家庭支出由蔡某负担。买某、蔡某因感情不和,自2019年10月开始分居至今。分居期间,双方婚生子蔡某甲、蔡某乙均由买某实际照料,并由买某支付学费、保育费、伙食费、医疗费。买某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并由蔡某支付家务经济补偿10万元。

  【裁判结果】

  一审法院认为,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蔡某在诉讼中认可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准予离婚。双方已就子女抚养和探视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予以照准。关于家务经济补偿问题,买某、蔡某婚后育有二子,买某自婚后没有工作,且自2019年10月起独自抚养二子,可认定其在抚育子女方面承担了较多义务,有权要求蔡某予以补偿。关于补偿金额,综合考虑双方的婚姻关系存续时间、买某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蔡某负担能力和买某家务劳动的预期等,法院支持了买某对于家务经济补偿的诉讼请求,判决蔡某给付买某经济补偿10万元。

  【典型意义】

  本案是司法裁判中肯定家务劳动价值,依法支付离婚经济补偿的典型案例。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照顾老人、子女等需要,而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无偿的家务劳动中,为家庭生活提供服务和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甚至放弃了自身的职业发展,这种社会现象较为普遍。夫妻一方的家务劳动,不仅服务了整个家庭,也为配偶能够集中精力干好工作提供了无形支持。根据民法上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负担家庭义务更多的一方,为家庭整体考虑而失去了自我发展机会,理应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但同时又为该制度的适用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导致实践中该规定实际适用率不高。《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取消了对夫妻财产制类型的要求,充分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本案反映了人民法院在家事审判领域深入实施《民法典》的积极实践,对于正确认识家务劳动的价值,增强家庭责任观念,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具有积极意义。

  【新旧条款对照】

  旧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新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