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以案释法 | 不服判决上诉,双方当事人却受了处罚,原因是在法庭上做了这件事

时间:2021-10-26   作者:   来源:  

  近日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院

  审理康某与何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

  该案经一审法院审理后

  康某不服判决

  上诉至伊犁州分院

  主审法官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

  但事实却很难查清

  原因就出在双方当事人

  均作了虚假陈述

  案件详情:

  上诉人康某陈述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在此案中认可借款本金3万元,但在相同事实的另一案件(返还原物请求权)中,却认可借款为4万元,对借条形成时间的陈述也前后反复,存在虚假陈述情形。被上诉人何某对于是否约定利息前后表述不一致,对于利息数额的表述含混不清。对于借款交付方式,一审中说借款均是现金交付,在康某拿出转账凭证后,又说是部分现金、部分转账。对于借款时间、借条形成时间,均作出虚假陈述,对案件审理造成一定困难。

  最终,法院审理查明,康某最初借款本金为4万元,期间归还1万元,康某尚欠借款本金3万元,利息4293.33元,合计3.429333万元。对于双方当事人影响正常诉讼秩序的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法院对康某和何某分别作出罚款2000元、1000元的决定。

  法官说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就案件事实作真实、完整的陈述。当事人的陈述与此前陈述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并结合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当事人故意作虚假陈述妨碍人民法院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