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善意 少一点歧视
时间: 作者: 来源:
祝 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经济社会秩序正逐步恢复。近期,湖北多座城市宣布解封,许多湖北籍务工人员准备回到原工作城市。然而,在就业市场上,针对湖北人的就业歧视现象时有发生,不少人返工、求职时屡屡碰壁,个别企业甚至规定不能录用身份证号码以“42”开头的员工,折射出抗疫时“全国一盘棋”,复工时“各自打算盘”的复杂心态。
两个多月来,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在这个过程中,湖北人民表现出极强的忍耐、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他们都值得尊敬。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时,如果以防疫之名,行歧视之实,无疑不适应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有违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的要求,应当尽快纠正和调整。
湖北是我国劳务输出大省。疫情期间,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一些工厂和项目停产,外出务工收入本就是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长时间没有收入,他们的经济负担难免加大,如果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歧视湖北籍务工人员,这不仅违反就业促进法,也无益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外来建设者的心血付出。湖北籍务工人员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如果企业不问健康状况,仅仅因为求职者是湖北籍,就将其挡在求职、就业的大门之外,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任由这种就业歧视存在,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谁来满足?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靠谁来支撑?
令人欣慰的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和企业积极响应中央要求,“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对湖北籍务工人员温情善待,这犹如雪中送炭,温暖人心。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我们呼吁,当前要尽快消除针对湖北人的种种就业歧视或不当措施,给予他们悉心善待、稳妥安置,用实际行动保障其平等就业权利。
上一篇:摘口罩更要讲科学
下一篇:不要让“硬隔离”人为添堵
最新信息
- 2020-03-25明光市法院组织人民陪审员观...
- 2020-03-25股东“假出资”应对公司债务...
- 2020-03-25曲靖:司法所聚焦外出务工返...
- 2020-03-25以法治引擎为实体经济蓬勃发...
- 2020-03-25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
- 2020-03-25南阳宛城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
- 2020-03-25统筹“全产业链”涉外法治优...
- 2020-03-25武汉成立数字经济法律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