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检察为民办实事| 司法救助解群众燃眉之急

时间:2021-08-06   作者:   来源:  

      “谢谢检察官,司法救助金我已经收到了,这真是及时雨啊!”近日,司法救助申请人禹某向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真诚致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将“检察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起,发放司法救助金11万元。

      2020年11月14日,禹某沿泾华街由南向北步行,被同向行驶的一辆电动车撞倒受伤,电动车驾驶人逃离现场。因案件缺乏相关证据,一时无法侦破,禹某住院全部费用向亲戚借款,且无继续治疗费用。检察官受理该案后,核查发现禹某与丈夫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西夏区人民检察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开展司法救助审查、证据调取、实地走访,全面了解申请人生活状况,向其发放3万元司法救助金。

      在开展“我为群众讲党课”活动中,检察官得知,李某因一起交通肇事案致重伤一级且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面临巨额治疗费用,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检察官深入李某家中走访调查,经核查,李某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西夏区人民检察院为其发放6万元司法救助金。

      2020年2月22日,马某和马某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马某某持刀将马某砍伤。案发后,马某住院花费2.6万元,马某某仅支付5000余元。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马某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赔偿各项费用5.1万余元,但马某某没有赔偿能力。马某身体及精神受到严重损伤,暂无劳动能力,失去生活来源。2021年3月31日,马某向西夏区人民检察院申请国家司法救助。该院审查认为马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为其发放2万元司法救助金。

      近年来,西夏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调整司法救助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和救助力度,用实实在在的检察实践,践行检察为民办实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