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谈法治环境】安海江:在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谱写法治凌源建设新篇章
时间:2024-12-17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司法厅
在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
谱写法治凌源建设新篇章
安海江
凌源市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凌源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设成果不断巩固,为凌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持续强化党的领导,推动法治建设更有“高度”
强化深学笃行。市委常委会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级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强化执法保障。充分发挥市委法建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确保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将法治建设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评指标体系,确保法治工作高质量推进。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建设更有“力度”
加快打造高效便利政务环境。以凌源市政务服务中心为试点,推行“1+3+4”工作模式,大力倡导痛快办事文化,编制并公布涵盖34个部门、405项高频事项的《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全市23个窗口单位被评为“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加快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万件清理”工作,以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24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846户。
三、持续优化法治供给,推动法治建设更有“温度”
加快推进法律惠民。坚持公共法律服务现代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方向,面向弱势群体,持续优化法律援助流程,努力实现“应援尽援”。进一步优化公证服务,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系列公证惠民便民措施,打通公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诉求。整合信访、公安、司法等方面资源,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凌源市社会治理中心,矛盾调处基本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常态化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专项行动,排查化解矛盾3410件,化解3274件,征集民意诉求6076件,解决5210件,回应群众关切更加精准有效。
四、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法治建设更有“深度”
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完善法律顾问参与政府工作常态化机制,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流程,下发《关于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发挥公职律师在推进法治凌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印发《凌源市公职律师发展计划(2022-2025)》,加快推进我市公职律师事业发展。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治大讲堂”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进万家活动,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目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0余场次,举办法律讲座80余期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让我们以更加务实的举措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奋力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凌源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原文链接:https://sft.ln.gov.cn/sft/qmyfzs/gzdt/2024121315513563104/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2-17男子高空抛物被文昌法院判刑
- 2024-12-17一人侵占林业公司12余亩林...
- 2024-12-17一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海口龙华...
- 2024-12-17两人贩卖含依托咪酯电子烟被...
- 2024-12-173人串通侵占一公司财产,因...
- 2024-12-17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中明...
- 2024-12-17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分...
- 2024-12-17蒙城县法院:法治宣传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