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规法制 > 正文

【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这份判决书的字体为啥大一号?

时间:2024-10-22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谢谢你们为我特制的判决书,我看的特别清楚。”近日,收到判决书的刘大爷激动不已,连声向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道谢。

  

  2019年,刘大爷来到女儿小刘家与其共同生活。期间,刘大爷将自己的退休工资卡交由小刘保管。但小刘未经父亲同意,擅自支取卡内20万元。刘大爷发现卡内余额减少后要求小刘退还,小刘拒绝退还,并称该笔款项均用于父亲日常生活。至2024年初,父女间矛盾频发,小刘向父亲出具了《赡养终止协议》,并退还刘大爷5万元。无奈之下,刘大爷将女儿告上法庭,要求小刘退还剩余款项,并履行赡养义务。

  承办法官详细了解了小刘的工作生活情况及与父亲产生矛盾的原因,多次释法和调解,双方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基于老人诉求,判决小刘归还原告刘大爷养老金10万元,并在裁判文书中,再次强调了赡养老人是子女不可逃避和推脱的义务。

  按照常规流程,法院会将统一制式的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然而承办法官在制作判决书时却回忆起,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需要阅知的材料和需要签字确认的地方,年过八旬的刘大爷总是把材料举起来,拿远看一下、拿近看一下,阅读十分吃力。

  “法律文书有统一的字号、格式,但是标准字号对老年人而言比较小,有啥办法能让视力不好的老年人看得清呢?”法官一时犯了难。

  “哎!我看我妈的手机,字体就比咱们手机的字体大几号,她说这样才能看清,咱们是不是能再做一份‘大字版’的判决书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法官想到了法子,跟法官助理一拍即合,决定为老人特制一份判决书。

  于是,法官从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标准版判决书外,另配了一个大号字体的判决书,并在文书送达后,耐心细致的就判决书的内容,特别是判决结果向刘大爷进行了说明。

  “孩子,谢谢你们。我真没想到你们能考虑的这么周到。”

  暖心的举措,让刘大爷连连向承办法官竖起了大拇指。

  “用最细致的心审理案件,用最温暖的心丈量民情。用更多更好更便民的司法服务努力回应群众期待,传递司法温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承办法官说道。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0/id/81611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