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法规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法规资料 > 正文

全省首例︱漳浦法院审结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时间:2024-10-19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2024年10月12日,漳浦法院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以滥伐林木罪判处被告人蓝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承担案涉林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7253元。

  该案系福建高院与省林业局联合出台《关于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案件中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后,全省首例由检察机关主动适用该机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最终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的案件,对于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蓝某在未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佣工人砍伐林木面积32.6980亩,被砍伐林木蓄积量80.8164立方米,出材量54.5996立方米,林木价值19109.86元。

  根据《指引》确定的标准核算,被告人蓝某滥伐林木造成固碳服务功能损失2760元、林木养分固持服务功能损失1774元、空气净化服务功能损失2719元,该三项服务功能损失合计7253元。检察机关据此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蓝某承担案涉林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7253元。

  

  最终,漳浦法院综合考虑被告人蓝某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及主动缴交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等情节,作出上述判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并强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无穷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漳浦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引领作用,推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打通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让良好生态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共同护航绿水青山。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0/id/81535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法规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