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健身两不误,科学管理是关键
时间: 作者: 来源:
江德斌
据报道,海口露天体育健身运动场所自3月8日起有序开放,一方面市民希望科学放开运动和健身,另一方面专家则建议多人参与聚集的球类活动暂缓开放。
近期天气晴好,春暖花开,各地疫情也有所好转。从科学防疫角度看,适当的活动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医疗专家也建议民众加强日常锻炼。因此,各地公园、广场、露天运动场所相继开放,为市民提供活动场地。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全国疫情尚未终结,要防范境外输入性疫情和疫情反复的情况发生,社会各界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此前,各地公园、商超、景区在恢复开放、营业之初,曾上演扎堆、聚集、人挨人肩并肩、不戴口罩等现象。因此,各地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遵守科学有序的原则,逐步分级放开活动场所,坚持防控与锻炼两手抓。同时,为防控疫情所需,应加强对活动场所的科学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人流密度,避免出现人群聚集现象。
笔者认为,根据活动场所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公园只开放一个入口,并安排管理人员测体温、疏散人群,并对健身器材定期消毒;露天体育场地暂时不开放篮球、排球等团体活动,减少人体接触;室内健身场所由于环境密闭,空气流通不畅,暂时不予开放;小区公共空间、健身器材的使用次数较为频繁,物业应每天定时消毒,并广播倡导居民不要扎堆聚集锻炼。
同时,各地相关部门要及时告知市民疫情期间的活动场所管理规定,引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科学健身,错峰锻炼。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活动场所预约制,让市民在网络平台上预约锻炼时间,以达到合理控制人流、防范疫情风险的效果。
上一篇:管理出院患者,更需耐心定力
下一篇:关心远方的困厄 也是在关心自己
最新信息
- 2020-03-18明光市法院组织人民陪审员观...
- 2020-03-18股东“假出资”应对公司债务...
- 2020-03-18曲靖:司法所聚焦外出务工返...
- 2020-03-18以法治引擎为实体经济蓬勃发...
- 2020-03-18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
- 2020-03-18南阳宛城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
- 2020-03-18统筹“全产业链”涉外法治优...
- 2020-03-18武汉成立数字经济法律服务团